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逐步加快,社区银行的便利性和优越性渐渐突显。农信社应在建立社区服务体系、打造社区服务品牌、培育社区服务团队方面着力,为广大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建立社区服务体系
科学划分网格片组。根据营业网点位置、社区所辖范围、分布特点、居民户数等情况,将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在每个网格内建立若干服务营销片组,以网格作为宣传、服务和营销的重点区域,通过实施网点管理人员“走出去”策略,扩大网点服务半径,逐步形成“区域全覆盖、客户全触及、市场全掌握”的社区化服务体系。
增强社区营销力量。各营业网点负责人要担当好片区组长的责任,分管好片区内的居民组。同时,各营业网点可配备具有一定权限的客户经理,充实网点营销力量,并加强大堂经理队伍建设,培养社区银行后备营销人才。
加快服务渠道建设。强化电子服务渠道建设,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科学有序推进离行式ATM布局,推广以电子化为载体的自助金融产品,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化渠道与传统的柜面服务形成互补;扎实推进便民服务点建设,重点选择部分优秀商户、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等作为代理服务点,提供助农取款和其他非现金业务。
打造社区服务品牌
丰富中间业务产品。积极研发与城乡拆迁改造、民生工程建设等相关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以传统代收代付业务为突破口,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丰富中间业务,稳妥推进开办投资业务,不断满足社区新型金融服务需求。
打造受惠服务平台。加快开通以信合通卡为载体的医保、社保、消费等新型支付结算渠道,将新农保、低保、计划生育补贴、粮食补贴等资金统一归集,搭建代收代付集中支付平台;做好信合通卡资金圈存等新功能的办理,打通信合通卡账户与电子钱包账户之间的结算渠道,实现资金的实时圈存,为运用信合通IC卡乘坐公共交通、刷卡购物等一系列日常消费提供后台资金结算支撑。
完善核心服务功能。一是实现分类管理,将网点分为综合型、专业型和便利型三大类,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星级网点创建工作。二是优化业务流程,坚持“效益、效率、服务”原则,不断整合优化现有业务操作流程,尽量避免重复低效操作,创造更多与客户面对面沟通营销的机会。
培育社区服务团队
完善服务模式。挑选业务精英组成便民服务流动小分队,并依托便民服务点,不定期地进村入社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接收贷款申请,着力推广“三农”移动服务站模式,构建支农、惠农、便农的“绿色通道”。
优化工作机制。社区银行要求其信息不对称程度要较小于大银行,这样风险识别能力才强,才可以在对中小企业贷款中获得比大银行更大的安全赢利空间。为此,农信社应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农村社区集体的合作,特别是建立健全与农村社区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在金融需求信息收集、信用等级评定、基础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
创新行动方式。一是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定期召开座谈会,并邀请部分农户社区代表、企业主等参加,确保事事有回复。二是社区银行服务人员及时入驻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提供驻点服务,听取群众意见或建议。三是利用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了解和掌握客户的服务需求,树立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