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当前案件风险多元化、发案方式多样化的背景下,农信机构做好全面风险防控较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显得更为重要,尤其信贷条线风险防控,是全面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能通过“思想先行、文化自律”达到案防目的,也就达到了案防工作的最高境界。然而,要实现这一终极目标,必须在思路与方式上对信贷条线案防工作开展新的尝试。
树立“三化”案防思路。在信贷业务中,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交织出现,信贷条线案防形势错综复杂。案防工作必须拥有相配套的规矩和秩序,不断健全和完善“上级抓下级、部门抓条线、基层抓落实”的案防长效机制。信贷条线案防工作要落实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工作思路。“僵化”就是要脱下经验的“草鞋”,换上合规的“新鞋”,敬畏制度,先僵化地落实制度,为全员在思想上松松土、浇浇水,切实树立案防思想,提高案防素养。“优化”是僵化后的必然阶段,就是在经过僵化学习阶段,深入理解业务发展、风险风控与制度执行的关联关系后,在实践中去继续改进和优化。“固化”就是将僵化和优化的成果转变为制度系统和文化系统,指导和监督业务经营的行为方式,最终固化思想与意识,转化为一种持续自我更新与自我优化的案防工作机制。因此,僵化式学习、优化式创新、固化式提升是案防工作进步“三部曲”。
优化信贷管控模式。随着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信贷决策机构远离战场,为有效管控信贷业务风险,自然而然设置了很多流程控制点,与职能交叉叠加,滋生了一定程度的教条主义,不仅导致基层一线信贷人员用更少的时间去找目标、找客户、找机会以及将机会转化为经营结果,大量时间都用在频繁与后方平台往返沟通协调上。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战线反而不断被拉长,给失位、空位留下了生存空间。对此,要把决策权根据授权规则充分授予一线团队,后方仅起基础保障服务作用,一切为前线着想,控制好有效的流程节点,精简不必要的流程和人员,提高信贷管控效率。
实行“一三三”工作法。一要树立“一个文化——狼性信贷文化”。信贷案防工作需要狼的精神,即以敏锐的思维嗅觉,强化对经济金融形势的研判,提高风险化解快速反应能力;以坚韧的进攻精神,主动攻取条线案防工作的薄弱点;以群体的合作意识,形成信贷案防团队合力。二要坚持“三个遵从”。一是管理遵从。将案防要求融入到业务条线工作秩序中,将管理制度与风险控制无缝对接。二是流程遵从。科学管理就是走流程,就是要严格遵守案防工作要求。三是文化遵从。引导和规范全员行为规范,主动适应和融入案防工作要求。三要实行“三项改革”。一是体制机制改革。借鉴“信贷工厂”模式,打破传统的网点到部门、支行到总行的金字塔型组织管理架构,建立集约化、扁平化的工厂流水线作业模式,变“部门银行”为“流程银行”,将前中后台职能落实到岗位,人员集中管理,流程落实岗位,岗位负责流程,权责利直接落实到岗位,管理责任直接落实到人,全力化解相互扯皮、重复劳动、交易成本高、运行效率低、服务功能差等弊端。二是信贷队伍管理改革。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客户经理分级管理体系和“全面风险管理”的综合风险经理分级监督体系,以职位价值定工资、以任职资格定晋升、以工作绩效定奖金,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与风险防控战略相一致,工作态度与文化、价值观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