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2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时期应做好舆情风险防控工作

□ 河南省濮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白阳省

    农信社作为牵涉大众切身利益的金融场所,一直以来都是舆论的关注点,基层农信社尤为突出。如何做好舆情风险防控工作,消减负面舆情影响,引导树立正面舆情,是当前摆在农信社面前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农信社在应对舆情风险防控工作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分支机构多,管理人员相对有限,很多信用社未设置专门的舆情管理岗位和声誉风险管理部门,舆情处置人员多为兼职,声誉风险管理职能分散,缺乏协调统一的应对机制,沟通处理机制不畅;舆情处理经验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农信社要建立舆情防控长效机制,最大限度满足客户诉求,消除负面舆情风险,有效提升外部形象。

    思想认识要提高。农信社干部员工应进一步强化舆情危机认识,从思想上提高重视程度,将舆情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转变观念,正确对待、足够重视舆情。

    学习培训要加强。一方面,加强优质文明服务培训,开展标准化服务提升工程,以优质服务文化赢得民心;另一方面,加大内部员工舆情风险防范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教育力度,提高舆情风险防范意识,筑起防控舆情风险的“防火墙”。

    工作机制要完善。一是完善领导小组。把舆情工作作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改善金融服务、增强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工作之一,主动防范,积极应对。二是完善监测机制。加强对各网站、论坛、微博、新闻调查类电视栏目的监测,发现情况及时向上级行业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报告。三是完善处置机制。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投诉及负面舆论,应迅速反应,及时与客户和媒体沟通;对不实的信息,要及时澄清,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或将影响降至最低。

    服务质量要提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从源头上减少声誉风险隐患。临柜柜员要掌握扎实的业务技能,牢固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观念,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尊重客户的选择和隐私,注意客户的感受,真正做到“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同时要正确处理服务过程中的分歧。在服务过程中,当客户由于不知道、不理解、不配合产生矛盾时,工作人员要正确及时处理好,给公众一个满意答复,并通过投诉和批评深入发掘潜在的风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防止出现重大声誉风险事故。

    长效机制要建立。一是强化正面宣传。正面宣传产品、品牌及各类活动,提高农信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提高在客户中的认可度,提升竞争力。二是强化沟通协调。加强与政府、人行、银监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向政府和监管部门报告事件真相,依靠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行政资源,及时采取以疏导为主、正面宣传引导的方式化解危机,共同应对银行声誉风险。三是畅通投诉渠道。各信用社网点要公开举报信箱、举报电话,采取聘请神秘暗访人、阳光监督员等方式,多渠道畅通举报途径,确保最大化收集问题线索;对群众诉求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度,一事一策、一人一案,研究解决措施,专人负责,明确解决方案,及时解决突发信访事件,避免一般信访投诉演变发酵成重大舆情风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