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益阳桃江人,家乡素有“美人窝”“屈原第二故乡”“茶叶之乡”“楠竹之乡”等美誉。虽然从小喝绿茶居多,但是对益阳茶厂出产的湘益茯茶早就有所耳闻。近些年,随着黑茶养身保健功能的声名鹊起,我在对它多了一分关注之余,也入手过几块湘益的茶砖作为平时的口粮茶饮。
今年6月,听闻益阳茶厂与《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联合举办全国茯茶文学作品征文大赛的消息,带着对茶的浓厚感情,我写下了自己对于湘益茶印象的几章诗篇。没想到数月之后拙作《湘益茯茶(享一壶茶)的美好时光》竟有幸获得了征文活动的“青春参与奖”,而我也作为获奖代表,受邀出席了益阳茶厂60周年庆暨征文颁奖活动。
得三五好友,饮茶相聚:
不失为人生幸事
10月26日,以茯茶为纽带,我与王玉海老师、覃丽小妹两位先期到达的获奖文友相聚于益阳,大家虽初次见面却犹如老友重逢,闲话之余,大家偶然聊到了茶乡益阳的另一种特产——擂茶。
于是由我带路,驱车20分钟,我们便已身处桃江县城小有名气的“桃花江擂茶馆”,大家喝擂茶,品尝本地特色小吃,一起谈天论地,同时也近距离领略了古老擂茶的手工擂制过程。
湘益茯茶4.0智能化生产线:
非遗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27日上午,我们几位获奖代表一起出席了益阳茶厂60周年庆典。随着庆典的深入,我更惊喜地了解到在黑茶大师刘杏益的引领与创新下,湘益茯茶的制作技艺已上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之后,大家一起参观了湘益茯茶4.0智能化生产线,见证了一块茯砖茶从原料筛选到定型、入库发花的生产全过程。置身于神秘的黑茶的世界里,在领略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同时,作为一个益阳人,我也愈发对家乡黑茶文化产业的传承和发展充满信心与憧憬!
黑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一场有关黑茶的论剑
当天下午,“一带一路与黑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我们下榻的益阳佳宁娜酒店隆重召开。众多茶业界大咖纷纷登台,各路英雄于唇枪舌战中对于黑茶未来的发展各抒己见,掀起了一波波小高潮。
作为论坛的重量级嘉宾之一,著名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老师的发言更是剑走偏锋,以一个从小喝着黑茶长大的哈萨克族人的身份深有感触地说,西北人包括他自己,对于黑茶的感情可以说相当深厚,有着“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甚至可以说西北人的一天是从一杯黑茶开始的。而在统购统销的年代,每当供销社黑砖茶到货的日子,大家赶着马车去购茶,其热闹场景不亚于盛大的民族节日。
征文颁奖典礼:
每一份荣誉都是人生的沉淀
当晚,湘益之夜文艺晚会拉开帷幕,印象最深的是湘益茯茶60年历程沙画表演,通过一双巧手在沙盘上纵横捭阖,让我们穿行于一幅幅益阳茶厂的成长发展画面之中。
随着晚会的深入,我和一众获奖文友迈着欢快和喜悦的步伐走上领奖台,迎来了“湘益茯茶杯茯茶文学作品获奖作者颁奖典礼”。站在灯光闪耀的领奖台上,大家微笑着从益阳茶厂总经理陈小春先生手中接过了金灿灿的获奖证书,在接受现场观众的鼓舞与喝彩的同时,现场的我们也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
人生如茶,有苦有甜,有时光中的聚散,有岁月里的沉浮。告别两天精彩纷呈的湘益茯茶之旅,我和三五一见如故的文友在短暂的相逢过后依依惜别,各自踏上了崭新的人生旅途。
茫茫人海,相逢是福,尽管相见不易别亦难,但我相信,因茶结缘的我们只要一如既往地保持对茶的热爱,每一次品茶的瞬间,隔着茶汤都能感受到一种朋友间真情的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