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全面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零售银行、交易结算等金融领域,是农商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手段。
引进科技人才 打造专业队伍
适应形势,科技转型。利用公开招聘的方式,吸收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金融技术人才,充分利用其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及新思维能力为农商银行的科技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加强合作,抱团发展。多数农商银行相对规模较小,如果仅利用自身实力打造科技团队或直接引入科技力量相对较为困难,但多个银行共同合作、联合开发便可解决这一困难,加强同业间的科技合作不仅弥补了中小银行的科技自身短板,还可以进行同业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最终形成“集弱小、以强大”的目的。
引进科技设备 加快智能转型
引进科技设备,打造智能化网点。在现有的物理网点进行智能转型,购置存取款循环机、开卡一体机、网银机等新设备,利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字符识别等功能,简化信息输入流程,缩短业务办理时间,将网点人员解放出来,进行大堂引导。
重塑银行渠道,向精细化转型。合理布置网点区域,在客户业务办理前将标准流程化的业务向自助渠道、线上渠道进行引导,在自助区也可利用人工智能根据客户的资产负债和风险偏好数据为客户提供标准化投资顾问服务,既可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又节约人力物力。
要融入互联网科技,建设线上银行。随着互联网科技不断深入人们生活,大多数人开始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对银行的期望也不仅仅是存取,更希望得到全方位服务。因此,农商银行一方面要利用数据信息,建设“一站式”移动银行,将移动数据与手机结合,打造“支付、生活、金融”一体的移动金融,将社区商品融入其中,在线上销售,结算一体等。另一方面要利用云数据,打造新平台。将云数据与及电子商务平台相结合,全力打造商圈平台、服务平台和社交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平台,利用这一平台不仅促进了零售业务的增长,也将财富管理、小微金融、消费金融、养老金融等业务融入其中。通过深耕“圈”和“链”精准切中客户需求,利用科技向大零售银行转型。
加快科技创新 增添服务手段
利用大数据库,实现差异化服务。农商银行具有网点多、覆盖面积广、客户群体大等自身优势,但差异化服务不明显。针对这一情况,要建立网点客户、总行客户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库整合客户、系统分析,区分不同客户群体;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需要,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实现差异化精准服务,从而提高农商银行客户的黏性及获客率。
引进多种金融产品,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引进股票、债券、保险、贵金属等多种金融产品,通过柜面营销、网络营销、微信营销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有效的产品营销,在提高理财产品竞争力、增加中间收入占比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农商银行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以“小”“微”入手,调整信用产品。从前的信贷授信主要通过人员实地检测及基础数据进行,所以现在农商银行贷款多为物品的担保抵押贷款,但现行很多客户往往没有符合规定的抵押物,这就导致需求与银行供给情况相冲突。这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对有贷款需求人群的信用等级、还款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多方面测评风控,根据测评结果设计不同类型的信用贷、消费贷等额贷款,不仅增加贷款品种、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又可分散银行信贷风险。
跨界合作,打造农商银行特色服务。农商银行要多与政府、医院、学校、农户以及美誉度高的企业、饭店、超市等建立跨界合作,以长补短,借力使力,不仅可以构建当地的“生活圈”,为客户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及服务,也可以增强客户的认可度、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