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6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西北糙汉走近碧螺春


刘欢欢 安徽农业大学茶学毕业生 目前就职于茶行业

    作为一个来自西北的糙汉子,由于几年前的一个决定,使我与茶结下了缘分,并影响了我的一生。学茶,本以为只是大学四年,但现在我才明白,是一辈子。

    公司的工作安排,让我有幸能在苏州西山呆了1个月,亲眼见证最正宗的碧螺春从采摘、拣剔到制作的整个流程。

    刚到美丽的太湖西山岛,我就被这里的美震撼了。景美,茶更香。在西山,茶树和枇杷、杨梅、桃子、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茶吸果香,花窨茶味,形成了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在西山,我遇到了大管阿姨。她是我们将近60个采茶工里的一员,来自盱眙,每年春茶采摘的时候都来这边采茶,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着财富。

    我原先以为,卖三四千一斤的茶太贵了,直到我看见阿姨们采了整整1天才采了那么点鲜叶时,才觉得一点都不贵。

    拣剔是阿姨们最不愿意干的,因为拣剔对她们来说不止是费时间、耗精力,最主要是每拣出去一片鲜叶,就等于“减”出去一份钱。所以作为把控鲜叶品质的我,不免要和阿姨们展开一番“唇枪舌战”。

    我专业学茶出身,在大学就学习了碧螺春的制法,本以为得心应手。但万万没想到,当地的手工制法和我学的不一样,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4个工序全部在锅里进行。不过经过1个月的努力学习,我终于掌握了当地的制作方法。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我愿做一个茶世界里的小学生,不断学习、实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