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伊始,武夷山便繁忙了起来。因为,这是一个做茶的季节。而我正如那冬天要回南方过冬的候鸟一般,每到这个季节便来到这里。
许是上天抬爱,让我在茶学方面的天赋上远超常人,先在校园学习理论,后在茶厂付诸实践。用9年时间沉浸此道,品茶、制茶便不输事茶一生之人。
临近5月,我便早早来到厂里。看着青叶一批批运进来,我早已按耐不住,拿过一担老丛的青叶便自己动手。每年我都会自己做一些半手工茶。萎凋和前期摇青为手工制作,后期摇青、杀青、揉捻用机械制作。这样制作出来的茶叶,不仅可以使失水和发酵更加均匀,又避免了手工在后期摇青力度的不足。
在制茶过程中,最考验制茶技术的,是手工摇青。
手工摇青,需先将萎凋叶薄摊于水筛上,每筛首次放茶青约0.5kg—0.8kg。先摇青后静置,此过程要经过多次。整个过程下来,没点臂力肯定是不行的。当然,不同的品种所需要注意的细节也有不同,比如水仙这种叶片较厚的大叶品种,宜轻摇,延长走水期,多停少动,加重静置发酵;叶薄和小叶种的茶叶需少停多动,摇青加重,到后期需注意发酵到位。
近年来,岩茶价格暴涨。今年正岩的老丛茶青价格更是从每斤100元到200元不等,而岩茶10斤青叶才能做出1斤精茶,使得许多师傅做青偏于保守,毕竟这么贵的茶青,做茶只要不出错就能卖个好价钱。我对自己的做茶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必须做透、做熟,毕竟只有自己才清楚自己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