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等兽用抗菌药在防治动物疫病、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中有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抗生素不规范使用甚至违规使用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监管,从而引发抗生素残留超标、细菌耐药性提升等系列问题,危害公共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国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乃科告诉记者,当前养殖业抗生素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超量使用、随意使用现象仍广泛存在;二是违规使用禁用药品仍然猖獗;三是部分养殖业主自律意识淡薄。
“上述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养殖业主追求经济利益、食品安全意识差、用药观念粗放陈旧等因素以外,也与政府监管存在空白点、监管形式不够有效、监管惩戒威慑不足有关。”陈乃科建议,政府部门应将加强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治理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切实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
首先,完善抗生素生产流通使用监管体系,加大司法惩戒力度。建议构建以农业部为主体,食药监、质监、商务委、公检法等部门参与的监管体系,加强部门联动,全面系统开展养殖业抗生素治理行动,加大各关节不定期检测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强化司法机制惩戒威慑作用,对标现有法律条款,加强法律适用,对于使用经国家批准允许使用的抗生素药物时不遵守有关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部位和用药动物种类等用药规定的,可以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定罪处罚;对于将治疗用途的抗生素药物作为非治疗用途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使用的,可以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其次,加快推广包含抗生素在内的兽药“二维码”制度,构建监管追溯系统,尤其在“最后一公里”的基层政府部门和兽药使用环节抓好组织、协调、落实工作,使其纳入兽药监管信息化建设体系中来,实现兽药监管信息化体系全覆盖。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基层信息化应用的技术水平。
最后,加强科技创新研究,推进绿色健康养殖。建议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养殖业抗生素替代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尤其是把用中草药、益生菌等代替物取代兽药抗生素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之一,通过重大专项和重点研究室建设等项目给予支持,对于安全有效的替代品及时纳入允许使用范围进行推广使用。同时,要积极加强养殖环节生物安全管理,支持养殖主体改善养殖条件,减少养殖业抗生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