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要通过打造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来延伸农业产业链,进而实现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的融合。”全国政协委员、江苏连云港市政协副主席、市农科院院长徐大勇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三产融合意义重大。
徐大勇委员来自基层,此次参加全国两会最关心的就是乡村振兴战略。他指出,三产融合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拓宽农民的收入途径。
徐大勇介绍,如今,以“农家乐”和乡村休闲为主体的短途旅游模式已经成为不少城市居民周末旅游的主要方式,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趋向日益明显。有这些旅游资源的地方应该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主动搭上农旅结合、产业转型升级的快车,充分利用既有的田园风光和生态资源发展休闲旅游,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居民增收。
他指出,乡村要真正实现振兴,一定要好好利用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这些独特的优势,把这些资源与文化、教育等产业融合,最终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但同时必须明确,发展农村新业态的主体依然是农民,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一方面可以大力扶持农户和农民合作社,让农民群众自己干、自己闯;另一方面,要引导进入农村三产融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资本,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增值收益。
除了希望通过三产融合让农民真正获得好处之外,徐大勇还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提出要加强涉农产品舆情监控和引导。他指出,我国目前涉农产品安全状况保持整体稳定、趋势向好的良好态势。但由于农产品安全的敏感性、传播媒介的多样性、舆论环境的复杂性,围绕涉农产品安全的各类谣言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公众担忧和恐慌,给生产者尤其是广大农民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他建议:健全新闻发布机制,完善舆情监测处置机制,加大惩戒追偿力度,推动涉农产品舆情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