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所理应抢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强技术创新和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好用创新的技术成果服务于行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
2018年,郑州棉麻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针对提升我国棉花加工产业发展质量的技术需求,重点突破棉花质量快速检测与加工智能化控制等共性关键技术。针对棉花产业变革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发展形势,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科研创新:一是棉花质量快速检测与加工智能化控制,针对籽棉清理和轧花对籽棉回潮率的不同要求,研发籽棉调湿智能化检测与控制系统;二是棉包智能物流系统,解决棉花加工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快速上升问题和机采棉加工规模化发展的技术需求;三是团场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开发“一卡通籽棉收购信息化管理系统”,保证籽棉收购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和农资信息精准管理;四是积极开展公益基础研究。
总社郑州棉麻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紧紧围绕我国棉花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大科技需求,及时调整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立足质量兴农,以棉花加工提质增效为导向,为棉花加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立足研究所“升华”品牌,走出一条以科技提升品质、以品质铸就品牌的发展路子;强化示范引领,与棉花加工龙头企业合作为载体,促进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快速转移转化。
同时,研究所依托棉花调湿在线检测与智能控制等三条技术链和产品链,引领我国棉花加工与流通产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方向。重点推广应用“一卡通籽棉质量自动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成套技术与装备,不断拓展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应用空间。通过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我国棉花加工行业的发展质量,提高棉农的经济收入,为棉花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支持。
总社郑州棉麻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还在专业知识传播、文献资料编纂、技术培训、技术标准制修订和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为棉花加工与流通产业、广大的宜棉乡村提供公益服务。通过《中国棉花加工》专业杂志,充分发挥行业信息平台作用,促进学术、技术和信息交流;跟踪国外技术发展动态,翻译出版先进的棉花加工技术文献和资料;编辑出版行业稀缺的专业教材和标准,开展形式多样、专业门类不同的技术与管理培训,提升行业的人员素质与专业水平;创建科技示范基地,为棉花加工企业提供工艺设计与技术服务;完成国家质检总局安排的棉花加工机械质量国家抽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