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2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把握好金融科技 创新与风控“平衡术”

□ 河南西峡农商银行 林荣朋 赵泽轩

    金融科技存在技术依赖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系统性风险。对于金融行业而言,科技创新是把“双刃剑”,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关乎生存之道,同时金融科技也在风险防控以及推动金融“脱虚向实”中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推动金融科技的同时,其引发的创新对金融行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金融科技在风险防控领域对金融业的帮助不容小觑,特别是在数据收集分析、风险定级及预警等领域,金融科技发挥着重要的通道作用。

    金融科技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通过科技手段创新出来的产品,跨界嵌套,业务模式相当复杂,由此也增加了风险的识别难度,再加上技术创新风险传播速度快,很难控制,一旦风险爆发,其影响力超出传统金融风险。同时,金融科技创新具有的跨界性既带来了运用场景的丰富多变,也为实施综合监管带来了较大难度。

    监管可以让金融科技在发展初期就能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有利于金融业健康持续发展。如何把握好创新和风险之间的平衡,考量着市场和监管的智慧,使得金融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方式和理念受到了进一步的挑战。

    首先,金融机构必须进行风险自控。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外部监管的效果将很难保证。

    其次,监管创新工具要贴近市场,要依托“一行三会+地方金融办+执法部门”模式,尽快搭建可共享的监管数据平台,并开放数据输入接口和查询平台;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监控系统,实时监管银行资产质量、金融资源利用效率、地方债务等风险点,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化解。

    再次,要坚持“堵疏结合”监管导向,既要堵住监管套利的通道,又要疏导资本市场的定价环境,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科技力量转型监管思维,以“预测引导”模式提前和动态地监测风险。

    最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既需要金融机构练就效益与风险的“平衡术”,也需要监管部门及时进行制度创新与市场化工具的有效采用,强化金融科技成果在系统风险防控中的转化和运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