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现代供应链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有关工作,将推动我国供应链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我国著名物流专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日前指出,以习近平同志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国办指导意见为标志,我国物流迎来了以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发展的新时代,物流业步入了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
何黎明指出,一般来说,供应链就是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了将产品或服务交付给最终用户,由上下游企业共同建立的供给与需求链状网络。供应链无疑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更高层次和高级阶段。英国著名的供应链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曾说,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它关系到企业与产业的兴衰成败,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何黎明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供应链实践与创新的范围不断扩大,层级不断深入,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其概念和内涵也不断进行扩展。当今时代的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的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及服务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从应用上看,可分为企业微观供应链、产业和城市中观供应链与国家宏观供应链。在这三大层面中,企业供应链是基础,产业与城市供应链是重点,国家供应链是核心。
何黎明强调,当今世界,国家间竞争与合作的主线,已日益深化为全球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全球供应链体系不断扩展和创造价值。能否在全球供应链竞争中处于有利和优势地位,已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全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他指出,欧美国家已将全球供应链竞争从企业微观层面提升至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因此,如何在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发展大潮中,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的融合与创新发展,通过供应链的牵引和驱动,重塑竞争力,实现追赶和超越,是摆在新兴经济体国家政府、行业和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谈到我国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情况,何黎明指出,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规模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较好地发挥了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之一,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中心之一。
谈到我国互联网发展对于供应链管理的推动作用,何黎明指出,近20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电商、物流、采购、快递等业态融合交叉不断创新发展,正从产业供应链到平台供应链、供应链生态圈快速演进升级,供应链管理模式也不断创新,技术不断进步,供应链金融迅速发展,为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契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总体发展不平衡,经济运行效率不高,供应链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短板,成本和库存居高不下,许多产业在全球竞争中仍处于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的中低端。
谈到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现代供应链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国办出台首个推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文件,何黎明认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供应链发展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提出要推进供应链创新,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供应链。这次国办出台供应链专项指导意见并做出全面部署安排,要求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应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为根本路径,以信息化、标准化、信用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支撑,创新发展供应链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高效整合各类资源和要素,提升产业集成和协作水平,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供应链体系。指导意见顺应大势,恰逢其时,标志着我国现代物流进入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发展的新时代。
何黎明认为,积极推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他说,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高成本、高增长”向“低成本、中高增长”转变的关键阶段。通过供应链的创新与应用,可以推动业界的跨界融合和协同发展,重塑市场经济的“血脉”和“神经”,打通从前端设计、生产到最后消费的各个环节,实现供需匹配,促进降本增效,从而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谈到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作用和意义,何黎明认为,一是可以推动发展方式转换。供应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主,通过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流程优化,整合各类资源,提高协同效率,系统性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形态高级化。二是可以推动产品结构优化。通过供应链的跨界整合、优化、创新,产生新的产业、新的产品与新的服务、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实现产业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可以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企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改造传统供应链,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可以提升实体零售、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流通业态的发展水平,对接“中国制造2025”,提升“中国制造”的附加价值。
何黎明强调说,要在新常态形势下实现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必须依靠供应链的创新与应用,实现企业内外部流程优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
指导意见提出了六项重点任务,分别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制造协同化,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积极倡导绿色供应链,努力构建全球供应链。
针对目前我国供应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意见提出了六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营造良好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政策环境,二是积极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规范,三是加强供应链信用和监管服务体系建设,四是推进供应链标准体系建设,五是加快培养多层次供应链人才,六是加强供应链行业组织建设。 (翟 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