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
供应链的创新和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供给侧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降成本,特别是降物流成本。近五年来,中国物流业在降成本方面卓有成效,但横向比较,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物流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我国未来降物流成本的空间还非常大,通过降成本来推动整个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空间也非常巨大。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有三条途径能够降低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特别是物流成本。第一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据测算,服务业占GDP的比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物流成本就相应下降约0.56个百分点。结构调整对于降成本作用非常大。第二是政府有所作为。通过减税、减费、营造比较好的物流运行环境来降低物流成本,或者叫制度性成本。第三是物流组织模式的创新,特别是供应链的创新。通过对供应链的整合、优化,能够使整个经济运行更加高效、便利、有序、协同,从而显著下降成本,提升效率。供应链的创新和实践既是降低成本的结果,更是降低成本的根本途径。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郑书伟
这是国务院首次对供应链的创新发展作出部署,对于供应链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供应链协同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拓展,供应链的协同效应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以及推进国际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制造业发达,工业体系完备,中小企业众多,企业对互联网应用广泛,推进供应链创新在我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相信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对于我国促进供给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保持经济中高速发展、推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具有重要的作用。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
对于老百姓来说,供应链的高效与否直接决定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一个高效的供应链带来的是成本的降低、生活的便利、各个方面的安全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供应链的水平决定了它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协同能力和服务支撑能力是否到位,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地融入到全球的经济生活中,中国对于世界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加深,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必然要通过全球供应链的建设来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统筹两个市场、两个资源的能力。在这个时候出台这个文件,时机非常重要,意义也非常重要。 (贾家彦 简芷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