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8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江苏省沭阳县:秸秆变成工艺品 稻草卖出蔬菜价


    8月3日上午,江苏省沭阳县新河镇埝头村四组一处厂房里,十多位工人正忙个不停,有的在比着图纸焊接稻草人的钢筋内架,有的在往钢架上缠绕稻草。在他们身后,是一群已经完工的稻草人。既有栩栩如生的生肖模型,也有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

    “订单已经排到3个月以后了,稻草人供不应求啊。”公司负责人仲芹喜滋滋地说。这两年,丈夫张凡经常不在家,多数时间都是带着工人到新疆、青海、甘肃、浙江等地现场加工稻草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了,新疆的稻草人需求量最大。”

    3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仲芹了解到河南一个地方的村民编制稻草人受到市场欢迎。于是,她辞去在上海的工作,来到河南学习稻草人制作技术。后来,张凡也辞去工作,回家和她一起编制稻草人。为了打开销路,他们多次带着作品到山东、安徽、浙江等地参加稻草艺术展。这些色泽鲜艳、栩栩如生的稻草人受到欢迎,销售高峰期,每天能接到近百个订单。

    “过去稻草都堆在房前屋后,基本上就是个累赘。而我这里按每公斤1元—1.6元收购,跟一些蔬菜的价格差不多。”仲芹算了一笔账:自己加工稻草人一年要用400多吨稻草,仅收购稻草一项,本村以及周边的村民就能赚60多万元。此外,厂子里打工的30多位工人,一年可挣工钱近百万元。

    村干部对此拍手叫好。“秸秆有了新去处,基本上就没有焚烧现象了。”村支部书记胡道明说,以前一到麦收季节,村干部就开始头疼,“现在好了,让大家烧,也舍不得烧了。”

    这些稻草人工艺品被广泛应用于旅游景点、农家乐、游乐园、商场等地方,甚至包括一些城市园林、开业庆典等布景工程。

    房前屋后的废弃物变成了“香饽饽”,这是沭阳县鼓励农民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沭阳县拥有秸秆加工企业300多家,产品涵盖干花、草绳、草帘、编织带、食用菌、秸秆压缩饲料、工艺品等10多个系列,从业人员达2.6万余人,每年为农民带来务工收入2亿多元。

    (许 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