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6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故乡

山东临沂河东农商银行 周 震

    我愿将故乡放在心间,与她贴着肝、贴着肺,她将永远牵动着我的情绪和冷暖,让我在某些时刻,肝肠寸断、心魂牵念。

    故乡,很近,一直在心里;

    故乡,很远,一直在梦里;

    故乡,不远也不近,今天就真切地出现在眼前。

    关于故乡,内心隐藏了太多情感,是一直很想书写的一个话题,但总怕一打开心扉,情绪会失控,会忍不住伤心、哭泣,一颗心又沉溺于回忆里。

    清明前夕,我与母亲、姑妈一起回到老家。这样的日子,最适合回忆和缅怀,也让我将关闭已久的心门打开。

    这是我在父亲离世多年后,第一次开启这个话题。侄子看到我在微信里的自述,便问我:“姑姑,你写故乡,为什么会哭呢?故乡,代表着什么呀?”

    我说:“故乡,就是老家,是姑姑从小生活过的地方,承载着姑姑成长的记忆,还有人生中的情感。这是我们的老家,你也要牢牢记得啊!”

    故乡,是祖辈们的根,也是我孩提时生活过的地方,怎能忘?

    说起故乡,我总会想起故乡的小院,这是孩提时代我和亲人生活过的地方,也是承载了很多回忆的地方。这里,曾经有过我挚爱的祖父母和父亲生活的身影。如今,他们只能到记忆里去寻找,在照片中去回忆,在母亲的话语中去聆听。每次回到故乡,漫步在院落里,看着百余年树龄的石榴树,闭上眼睛,宛若儿时的时光就在眼前。

    在院落里,一遍遍寻找旧时光,寻觅亲人的影踪,寻觅记忆里花木盛开的画面。而睁开眼睛,却恍如隔世。我无数次问自己,那些时光是真实存在的吗?橱柜上摆放的老照片,院里沧桑的老树,都告诉我,这是真切的。只是,那些时光终是一去不复返了。

    说起故乡,也让我想起故乡的小巷。一条条互通的小巷,连接着乡亲们的深情厚谊,涤荡着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多年之后,再回来,在小巷里漫步,找寻学校,找寻老家,找寻花窖,找寻小伙伴们的家。那时的青葱岁月,纯真、懵懂,是生命里最美丽的时光,珍贵无比。

    走在小巷里,穿越一条条街道,看着巷子里的老人,容颜依旧熟悉,却喊不出他们的名字和称呼。又看到许多小孩,很陌生,便问他们的名字,问他们父辈和祖父辈的名字。他们也笑着问我是哪里人。我说:“就是这里的,离家太久,你们不认识。”之后,暗自慨叹,有些时光终是隔着山、隔着水,隔着几代人了。

    故乡,是通往回家的路,是通往记忆的路,怎能忘?

    我喜欢故乡的树,更喜欢老家院落里的树。高耸的紫玉兰树,摇曳在春风里,与灰色的房檐连接在一起,与蓝天呼应;还有孩提时代老爷爷种植在我房屋门口的紫荆树。

    看到紫荆树,就会想起老爷爷和老奶奶。我的生日与老奶奶同日,她裹着小脚、绾着发髻,像院落中斑驳的树木一般坚韧。两位老人生活的岁月,和紫荆树一样沧桑,他们矮小、瘦弱的身躯下,是树干一般坚挺不屈的脊梁。

    故乡,是游子的魂,是我们生命起源的地方,怎能忘?

    故乡的原野是最美的。走过千山万水,看过无数的风景,异乡的风景再美,也留不住我的脚步。在我眼里,故乡的原野始终最旖旎、最优美,美到无法用语言去形容,无法用文字去书写。

    故乡的原野里,春日里有盛开的桃梨,有碧绿的麦田,有碧绿的榆钱,有如雪的荠菜,有刚钻出地面的春韭,有葱茏的田园……

    故乡的原野里,也有我长眠的亲人。广袤的原野用她博大的胸怀拥抱着他们,滋养着他们,福佑着他们。我无限热爱着这一片原野,深爱着亲人长眠的这片热土。每到节日,我都会回来,看望他们,风雨无阻。

    故乡,是心心念念的地方,也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怎能忘?

    故乡还有淳朴善良的乡亲们,还有本族的叔叔、哥哥、弟弟、侄孙辈的孩子们。虽然我叫不上他们的名字,但我知道他们还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

    这里,还有许多善良、敦厚的乡亲们。时光摧残了人的容颜,却改变不了人的情感。在一些乡亲面前,当我报出自己的姓名,看到他们惊喜的表情,我知道,不管离开多少年,总有一些人记得我,记得我的家人,记得我的乳名。

    故乡,有这么多淳朴善良的乡亲,虽然姓氏不同,却情谊深重,怎能忘?

    故乡,一直在心里,也经常在梦里,她让我一生眷恋,一生怀念;故乡,很少出现在文字里,因为一旦提笔,总让我在深深的回忆里,流泪不已,长叹不已。

    故乡,是一首唱不够的乡情恋歌,让人一生吟唱传诵;

    故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让人一生回味无尽;

    故乡,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让人一生讴歌不尽;

    故乡,是一幅自然淳朴的写意画,让人一生描绘不尽;

    故乡,也是永远不想读完的经典诗篇,让人一生诵读不尽。

    我知道,我之所以这么迷恋故乡,是因为这里有太多快乐、难忘、珍贵的记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