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3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线下到线上 重塑普惠金融新业态
福建南安农商银行借力“互联网+”升级“支农支小”服务
本报记者 蔡 靓 通讯员 薛明明 张汀商 姚智清 文/图

图为南安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动态电子地图。

  2017年农历正月刚过,福建南安农商银行传来佳讯,截至2月底,该行存款总额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04.28亿元,较年初增长13.46%,增量、增幅位居福建农信系统第一。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南安农商银行最严峻和困难的一年。经济下行,以水暖、机械装备、石材为支柱产业的南安经济遭遇重挫,一些曾风光无限的企业面临经营困境,银行业面临较大压力。南安农商银行经营业绩却逆势上扬,持续领跑南安市银行业机构:资产规模突破400亿元,存、贷款规模稳居当地银行业机构首位,创建全省首个福万通金融精准扶贫示范点,连续四届获评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

  在福建南安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史桐融看来,该行突出重围的关键,正是因为 坚持支农支小定位、践行普惠金融,业务下沉 农村、社区。“坚持‘小额、流动、分散’,不断创 新产品和服务,做小微企业和农户最知心的 ‘厝边银行’(身边银行);打造‘四好银行’,与 同业开展差异化竞争,使我行的转型发展有 了稳固的根基。”

  走进史桐融的办公室,电子屏幕上显示的动态“普惠金融地图”颇为醒目。

  实时更新的普惠金融地图,不仅显示着该行存款、贷款、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各项 产品在南安市各乡镇、各行政村分布情况及数据,也展示出南安农商银行推进普惠金融、 “支农支小”工作的决心和策略。

  借力“互联网+”与科技力量,该行把普惠金融业务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渠道升级至线 上,“线上+线下”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模式 重塑普惠金融新业态。

  重塑管理方式:研发上线普惠金融地图

  零售贷款有效户数从0.8万户增长到5.38万户;零售贷款规模从24亿元增长到64 亿;手机银行户数从不到 1 万增长到 29 万 户。近几年南安农商银行各项金融产品覆盖 率不断提高,普惠金融工作成效显著。

  同时,该行通过研发上线手机APP信息采集软件、将手机与信息档案库互通互联,实现移动实时建档和无纸化精确高效建档,构 建起“建档—验收—营销—回访”的标准化建 档流程,已为 37 万户农户建立电子信用档案。截至2016年末,该行农户贷款户数达到 50353户,涉农贷款余额127.14亿元。

  然而,普惠金融在南安各乡镇推广及覆盖水平不一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何从庞大的 客户数据库挖掘普惠金融潜力?如何借助互 联网思维和科技力量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

  2016年9月,南安农商银行启动了普惠金融地图项目建设,并率先在全国农信系统、 福建省银行业绘制了首张“普惠金融地图”。

  “我们基于大数据思维、依托科技支撑、以南安地图为框架、整合信息建档工作成果, 构建了这个金融生态电子地图。”史桐融向 《中华合作时报》记者介绍。

  普惠金融地图通过综合呈现该行存款、贷款、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各项 产品在南安市各乡镇、各行政村的分布情况, 可多维度、分区域地进行数据对比分析,以此 来实时监测、跟踪各乡镇、各行政村业务发 展、精准扶贫等工作开展进度。

  同时,这也为日常精准营销、进度跟踪、 绩效考核、业务分析及决策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普惠金融地图的上线,以“三个有利于”促使南安农商银行普 惠金融业务的管理和推进更加专业、直观,推 动普惠金融业务的持续化、均衡化发展。

  有利于推行网格化管理。通过在南安各行政村区域地图指定各行政村的服务客户经 理,落实“责任田”管理制度,推动行政村管理 责任化。通过挂片客户经理持续的下乡服 务,做活信息建档,同时配套营销各项产品、 提供综合服务,进而做优本土市场。

  有利于实现精准化服务。普惠金融地图可综合呈现该行各项普惠金融产品的客户覆 盖面,反映其客户区域分布及市场覆盖情 况。直观的服务管理体系,有助于各挂片客 户经理及时发现和挖掘客户金融服务需求、 及时有效地进行服务对接,推进金融服务精 准化。 有利于推行持续化管理。实时更新、分 类清晰的业务管理体系,促使日常业务管理 更为高效直观,有助于业务进度追踪,及时发 现“先进”,督促“落后”,推进业务交流互通。 也为业务的后续的持续化经营管理决策提供 有力数据支撑,促进业务发展更接“地气”。

  重塑实现路径: 多元化服务释放叠加效应

  姚春侨,返乡创业大学生,南安市向阳乡合作社联合社党支部书记。辞去国企工作 后,回乡创业的他曾因资金不足而眉头不 展。南安农商银行不仅为其发放了10万元贷 款作为启动资金,而后还把他创立的红心地 瓜合作社的“金牌产品”红心地瓜干,搬上了 线上销售平台——南安农商银行·溪美街电 商平台,拉升了销量。

  吴凤茹,南安市七仙女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联合向阳乡另外六位妇女一起创业 后,南安农商银行为其解决了融资难题,合作 社经营日益红火。如今,在南安农商银行·溪 美街电商平台上,七仙女合作社种植加工的 佛手果脯、蜂蜜等销量可观。

  除了红心地瓜干、佛手果脯、蜂蜜等农产品,来自南安向阳乡刺桐岩生态农场黄牛、历山农场贵妃鸡、贤芳佛手果、护界尖菜茶等名优特产都被南安农商银行搬上了电商平台。

  进入该行微信公众平台后,在“七彩生活”中的“七彩电商”栏目,点击即可购买来自向阳、英都等乡镇的特产。

  此外,当地居民还可以在该行金街社区 银行办理业务时,顺便在“精品电商展示区” 扫一扫黄牛、鸡、鸭等农产品的实物造型及其 他农产品旁的二维码,购买各乡镇的生鲜果 蔬,采购所需的日常用品。

  南安农商银行的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实现了“农产品进城”和“日用网货下 乡”双向流通,不仅让更多更健康的绿色农副 产品更便捷地走进城镇居民的餐桌,还帮助 合作社农产品开辟了新销路,成为福建农信 系统首个“精准扶贫互联网+”落地项目,并且成为福建金融助力脱贫致富“新样本”的南安 向阳模式,在全省推广。

  其实,姚春侨和吴凤茹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南安农商银行金融信息员。

  该行工作人员向《中华合作时报》记者介绍,金融信息员在微信群里为村民带去方便 快捷的金融精准扶贫信息的同时,还帮助南 安农商银行营销了普惠金融产品,成为该行 与村民间传递金融信息的桥梁。

  目前,南安农商银行已经在各乡镇发展了200多位金融信息员。如同可以燎原的星 星之火,这些“接地气”的金融信息员助力该 行放大了普惠金融的积极效果。

  借助“互联网+”创新推出的多元化产品、 服务和营销方式,南安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 实现路径更为立体,叠加效应正在释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