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农业发展重点工作的一个核心表述。报告指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付华廷表示:“农业企业要起带头作用,要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排头兵。”
作为带动集体兴村富民的优秀代表,付华廷认为,农业企业要带头响应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地方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提供人才、资金、物流、农资、技术方面的配套服务,引导地方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打破传统经营方式,强化绿色食品品牌建设,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付华廷说:“传统的粮食种植很多时候把粮食收储单位当作唯一客户,没有参与市场的意识和经验。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农业不改没出路,农民不改没有收入。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在东北,一亩玉米的年收入大概在200元,而一亩蔬菜大棚的年收入平均达到5万元。在广州,我们生产的有机大米最高卖到60元/斤,而普通大米售价只有3.5元/斤,收入的巨大差距告诉我们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必须要转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落地?付华廷说出了自己的经验:“调整种植结构,最终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农民要种好品种,卖好价钱,从传统的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农产品销售要卖‘生态’、卖‘环境’、卖‘安全’、卖‘健康’。同时,粮食价格低,肉类价格高,农业要从单纯的粮食生产转型到农业、畜牧业结合生产。如此花费精力消耗不多,效益提高巨大。”
此外,付华廷还认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至关重要。“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项目资金配套存在困难,要争取进一步减免。贫困地区的交通不便,人员资金难以流入,需要加快铁路建设。在秸秆综合利用这个老大难问题上,希望政府能支持地方利用秸秆资源,向能源、食品、肥料等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