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2014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意见指出,实践证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应从我国人多地少、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
2016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明确提出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制度基础。
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农户超过350万户
在一系列文件措施的引导下,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6亿亩,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3,在一些东部沿海地区,流转比例已经超过1/2。全国经营耕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农户超过350万户,经营耕地面积超过3.5亿多亩,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数量已经超过270万家。
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对适度规模经营作出安排,他指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离不开农业保险有力保障。今年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部分县市,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调整部分财政救灾资金予以支持,提高保险理赔标准,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以持续稳健的农业保险助力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