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2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融扶贫要先“扶志”

□ 河南西峡农商银行 李华有 赵泽轩

 

  扶贫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还有一些难啃的“硬骨头”,仅靠引资扶持难以实现脱贫目标。在创新扶贫方式过程中,金融机构要在精准把握每家每户致贫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扶志”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欲望,才能让金融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虽然每家每户致贫因素复杂多样,但在同一地区,面临同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仍有一部分人可以成为村里的富裕人家,甚至穷山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贫富差别呢?抛开因病、因学等客观因素,导致一部分人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致富意愿。尽管农村金融机构花大力气扶贫,把大量信贷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但是一部分人拿到财政贴息扶贫贷款之后,有的存回银行赚取利息,有的直接花掉,甚至觉得是国家的贴息贷款,没有能力偿还就不还了。在一些自然条件不宜居住的地区,异地搬迁是摆脱贫困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却有村民不愿意离开,即使穷也要守着自家的山头过日子,缺乏脱贫致富的意愿成为金融扶贫最大的“拦路虎”。

  面对金融扶贫新挑战,如何让扶贫资金用到点子上,还能让扶贫产生带动效应是关键。在具体实践中,不少农村金融机构因地制宜,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一方面侧重产业扶贫或项目扶贫,把分散到每家贫困户的贴息贷款集中起来,以参股入股、投资托管等形式让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使用,既能为贫困户带来利息分红,又为其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逐步加大扶智力度,从惠农政策、种养殖技术培训、子女教育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让贫困户接受吸收先进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其落后的观念,想方设法调动贫困群体致富的意愿。

  金融扶贫贵在“精准”,贫困户缺乏脱贫致富意愿是金融扶贫最大的“拦路虎”,只有调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意愿,金融精准扶贫才会更有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