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是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的全资企业,注册资本2亿元,现拥有16个子分公司及控股公司、600多个“重庆农资”连锁网点,是重庆市最大的化肥、农药等农资商品流通龙头企业、中央和市级化肥商业承储和市级农药储备保供重点企业。
近年来,整个农资行业上游产能过剩、流通环节竞争激烈,农业施肥施药量不断下降,面对不利因素,重庆农资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推进农资企业转型升级创新营服务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针对重庆农资实际,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创新经营服务业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重庆农资的总资产由5亿元增加到27.7亿元,净资产由0.43亿元增加到7.47亿元,营业收入由10亿元增加到40亿元,重庆农资在全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排名从44位上升至第19位。
创新经营业态 实现华丽转身
从传统化肥产品向差异化产品转变。近年来,重庆农资从单纯购销尿素、碳铵、钾肥、磷肥等传统化肥产品向推广使用无机有机复合肥、配方肥等差异化产品转变。2016年上半年重庆农资销售复合肥30多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较上年同期翻了一番,差异化产品的推广,不仅促进了企业产品结构转型,更对改善土壤、保护耕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单纯一购一销向产供销一体化转变。近年来重庆农资投资建设了一家复合肥厂;对外整体租赁了两条复合肥生产线,复合肥生产已达到年产50万吨规模;与哈萨克斯坦钾盐有限公司(澳洲上市公司KPC公司)成功合作,共同出资组建了重庆光明大道实业有限公司,将利用重庆农资的渠道优势和KPC公司的钾盐资源优势,整合重庆及周边复合肥生产企业,形成年生产销售复合肥300万吨规模,并将在重庆打造中国内陆最大的钾肥集散中心。
从农资单一营销格局向多元化发展转变。围绕农资产业链条组织开拓了化工产品、石油及制品、矿产品等业务领域。同时围绕农资主业积极发展了农村金融业务。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和商业保理公司,重庆农资在为农资经销户和专业合作社提供农资商品服务的同时,提供了融资融通业务服务。多元化道路的发展,虽然只给重庆农资贡献了30%的营业收入,但利润贡献达到了80%以上,使重庆农资的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促进了农资主营业务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为农民生产生活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从国内贸易向国内国际同步发展。公司从2015年下半年以来大力开展化肥出口业务,与优势化肥企业联营拓展海外市场,今年1-9月累计向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比利时、智利等23个国家出口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磷镁肥、硫酸铵等肥料产品近8万吨,收汇总金额2000多万美元,较2015年全年增长达350%。重庆农资按照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正在重点拓展东南亚化肥市场,打通与东南亚的市场通道。
创新服务方式 促进发展升级
从单一购销向综合服务转变。一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终端施肥技术。围绕化肥农药两个“零增长”行动,利用“重庆农资”的网络渠道优势和服务优势,通过与重庆市农技总站合作,实现与农业部门的土壤检测数据和农作物配方施肥顺利对接,累计在潼南、铜梁、合川、大足等25个区(县)建成27个配肥站和216个村级测土配方终端服务点,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积达6万多亩,受益农户达12000余户。测土配方施肥充分兼顾了作物、土壤、肥料三者的融合,真正实现了土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多少施多少,为农作物实施“抓药”式服务,精准施肥,促进了增产增收和环境保护。二是建立有机肥试验示范基地。为了大力推广有机肥应用项目,公司先后在九龙坡、璧山、江津等区县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建立了20000亩有机肥应用试验田和示范田,共推广有机肥4000多吨,服务农户20000多户。三是提供作物营养和病虫害全程化解决方案。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自主经营的农药、差异化肥料等农资商品,围绕重庆的水稻、玉米、马铃薯、莲藕、柑橘、猕猴桃、辣椒、花椒等13种作物,量身制定了作物营养和病虫害全程化解决方案;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深受农民朋友欢迎。
从传统门店式经营向“互联网+”转变。一是大力推广农资物联网应用技术。与中科院合作研发了“爱农资”Saas云商、“爱农技”和“爱农田”服务平台。“爱农资”“爱农技”的PC端和手机端已正式同步上线运行,“爱农资”试运行两个月时间,已经录入肥料、农药、种子等商品76个,注册登记经销商、农户124家,在线订单实现销售1200多万元;“爱农技”平台已录入重庆市级147位专家,为各级农资经销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提供远程农化服务;“爱农田”PC端可对接视频在线观看,可以对农田、农作物长势、农业投入品等进行跟踪监测管理。二是积极开展农资电商业务。成立了重庆农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功与长寿、巫山、城口等区(县)供销合作社和部分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不但提供农资产品供应,还帮助推销优质农产品,成立一年时间,培养专业团队20多人,实现销售2000多万元。
创新组织体系 占领为农服务前沿
积极参与恢复和改造区县农资公司和基层社公司建设。起动了恢复改造18个区(县)农资公司工程,重庆农资按照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与区(县)供销合作社和其他农资经销商合作,已经组建了万州、黔江、巴南、彭水、石柱、秀山5个区(县)农资公司,江津、南川、大足、丰都等6个区(县)公司已达成合作意向,正在逐步推进。所有区(县)农资公司重庆农资拥有51%的股权,由重庆农资负责统一经营管理,已建立的区(县)公司无一亏损。同时积极参与示范基层社公司建设,通过财政扶持资金已参股125家基层社公司。基本形成了以重庆农资集团为经营服务龙头、区(县)农资公司为经营服务骨干、基层社公司为经营服务终端的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同时建立了万州、黔江、渝西和渝中等8个区域性的农资配送中心,为区(县)农资公司提供统一的采购平台、农资物流配送和农技服务,占领了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极大的增强了重庆农资对区县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未来3-5年,重庆农资集团将紧紧抓住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历史机遇,在全市建立2000个“重庆农资”连锁店、200个示范基层社公司、200个测土配方终端配肥站,经营服务网络覆盖全市100%的乡村。力争农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争取营业收入达100亿元,争取成为区域性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农资流通企业,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重庆市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