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2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创新经营服务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贵州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是贵州省供销合作社全资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8000万元。公司承担了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和省级化肥、农药淡季储备任务,每年经营化肥达40余万吨。为实现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经营方式转变,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的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公司于2011年设立了贵州平坝宝地农业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同年实施《贵州合作经济(平坝)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通过建设优质果蔬农业示范园为“三农”提供全面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一、示范园区基本建设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2012年以来,公司陆续投资2000余万元在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核心区200余亩,修建了2栋共192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12栋共19200平方米的连拱型温室、5栋共1200平方米单体型温室,园区道路、提水工程、排灌沟渠、机耕道、喷滴灌系统等配套设施完善,现代农业园区初具规模。

    2013年,园区列入贵州省“5个100工程”中的“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 被省科技厅评为全省15个农业科技园区之一。申请了果蔬科技发明专利14项,获得了5项授权;公司生产的果蔬产品均获得了“无公害产地认证”;被贵州省社认定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狠抓示范园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一是鼓励农民立足一产,发展二三产,果蔬种植已成为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二是公司成立了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面积 2000余亩,带动农户1000余户,园区核心区带动周边农民增收500余万元;三是公司成立了网站,注册了果蔬商标,通过“贵农网”等电商平台多种销售渠道,帮助专业合作社和周边农户销售农产品达1000余万元;每年提供质优、价廉的化肥等农资商品10余万吨;四是公司为专业合作社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扶持农民增产增收。

    为了提高科技兴农的理念,园区组织开展了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公司邀请以色列专家对羊昌乡150多位农民进行了高科技蔬菜种植技术培训;邀请有机肥方面的专家,举办科学施肥技术培训班;邀请省农科院和安顺农科院专家,开展节水抗旱技术培训、“雨露计划·三位一体”培训,培训人数达500余人,培养了一批种植能手,增强了园区的影响力。

    三、加快示范园区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园区所处地域旅游资源丰富,羊昌河流域,迂回环绕园区,沿岸竹柳成荫,鸟语花香,鱼虾成群,是游客垂钓、泛舟、休闲娱乐的最佳处所,周边有万亩农田观光,千亩荷花园观赏,千亩科技良种西瓜园参观。旅游产业在安顺市具有区域性优势地位,结合安顺市出台的旅游规划,园区处在邢江河旅游项目的大门接待功能位置,公司看好园区农业旅游项目前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发〔2015〕11号、总社供销农字〔2015〕55号以及省委、省政府黔党发〔2016〕5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资企业创新经营服务,2016年7月,省社党组书记、主任苗宏,省社副主任彭旻等到公司园区视察时,提出了园区要转型创新,要重新定位、重新规划,将园区建设为农场公园,做成省供销合作社转型升级、创新经营服务亮点的要求。经公司研究,园区要走农旅结合的发展思路,借助园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围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观光体验等,打造“农业+旅游”的发展路子,实现“园区+景区”的叠加升级,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公司拟对园区实施转型升级,打造为农服务升级版:一是通过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到1000亩—3000亩,预计投资1000万元;二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通过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对园区附近农民进行种植技术和测土施肥等指导、培训,预计投资300万元;三是修建占地约30亩的玻璃智能大棚,提升园区档次和服务功能,预计投资1500万元;四是修建旅游观光设施、儿童游乐设施、休闲餐饮设施等,预计投资1500万元;五是修建果蔬冷库、农业科普中心、农产品加工中心,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增加批发、零售网点,增强园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预计投资300万元;六是抓好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引进各类专业人才,确保园区创新经营服务转型升级顺利拓展。

    另外,公司预计投资4600万元对园区创新升级,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一流的农场公园,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的突破,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和经济效益。

    (贵州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