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工作推进以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坚持“高标准、全体系、求实效”总要求,出台实施方案,全面拉开改革框架,县、片区两级农合联全面建成,供销合作社功能重组积极推进,农合联资金互助会开始实体运作,农业主体之间紧密合作、抱团发展的格局日趋形成。今年1-9月,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9.9%,居全市7县(市)首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改革的“淳安模式”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一、重组三大服务主体,为改革搭好台
组建农合联,把主体联合起来。截至2015年底,淳安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55家、家庭农场183家、农业龙头企业130家。针对这些农业主体分属生产、供销、信用等不同产业链,产业功能单一,彼此间产权关系松散、利益联结不紧等问题,依托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网络,今年4月底前在全省率先完成县级和千岛湖、汾口、威坪等6个片区农合联组建。农合联将农业生产、销售、金融和涉农服务部门整体纳入,目前共有会员380名,其中农民会员304名。目前已召开15次农合联会员会议,开展70次会员之间基地对接交流,帮助会员解决产业发展、资金、销售等方面难题82个。
改革供销合作社,把功能完善起来。坚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共同推进、有机融合,完善供销合作社职能。一方面,理顺供销合作社治理机制。农合联纳入供销合作社职能体系,对供销合作社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进行调整。增加农合联执行委员会日常工作的职责,县供销合作社机关由原“一室三科”调整为“一室四科”,新增合作经济科和新增股级中层干部职数1名。“一室四科”承接执委会的“一室五部一公司”,确保供销合作社改革与“三位一体”改革形成叠加效应,确保农合联执行委员会有效运转。另一方面,拓展供销基层服务网络。以农合联为抓手,加大与全县农业经营主体的对接、协作、交流力度。目前,全县已累计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17家、村级综合服务社60家、经营服务综合体23家、基层供销合作社23家,基层供销合作社已逐渐成为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中心。同时为规范提升全县农业经营主体管理水平、提高农业产业政策落地效率,推行“1+6”农合联代理服务工作机制,组建县级和片区农合联代理服务中心,为农合联会员提供会计核算、项目申报、信贷业务等代理服务,增强农合联平台功能。目前县级农合联和临岐农合联代理服务中心挂牌运行。
转移涉农职能,把服务提升起来。开展全县82个农技、农机技术服务网点调研核查,按照服务半径、产业类别、区域分布,目前已建立20个农机服务网点,逐步形成“公司+农户”的生产合作服务体系。同时,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在技术、机械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形成区域性、市场化、技术强的企业农技服务中心。目前已培育姜家小标桃园、汾口仙川粮食功能区两个社会化农技服务示范网点,其中小标桃园8名技术人员、2台智能化履带式山地果园喷雾机,直接为周围1000余亩的桃园提供枝条修剪、植保等服务,汾口仙川粮食功能区无人喷洒机、自动插秧机和播种机,已经为区域3000余亩稻田提供农技服务。
二、创新三大供销体系,为改革布好局
建设1个县级综合营销平台。坚持“政府搭台、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依托县农合联周坑口农批市场,搭建以农产品流通为主、农业生产服务相结合的专业平台,为全县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产品展示展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农技培训、旅游访问、农业研发等一体化服务。今年4月引进合作伙伴,投资500万元成立淳安农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启动周坑口农批市场综合营销平台建设。目前该平台县级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农合联培训基地已建成,千岛玉叶公司、方盛农业、红姑娘无核柿等具有产业代表性的10余家农业企业上线运营。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进入规划设计,预计到年底建成。
建立6个片区供销服务点。以6个基层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对6个片区农合联所在地的乡镇农产品电商物流中心,按照农贸市场、农产品购销网点、日用品营销网点或小型超市、物流中转站、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金融服务网点、代理服务中心和片区农合联办公场所等九大功能进行布局,搭建集经营、管理、服务为一体综合服务站点。目前临岐、姜家基层供销服务站点已建成并投入运行,至年底6个基层供销服务站将全部建成。
搭建23个乡镇购销服务网点。针对当前该县农村物流体系不全、农产品销售难等突出问题,延伸供销合作社基层购销服务网点,以政府投资建设的乡镇农产品电商物流中心为依托,在23个乡镇搭建集农产品收购、零售、流通为一体的服务网点,为农产品进城、工业产品下乡提供通达、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络。目前已建成里商、枫树岭、界首3个服务网点,年底可建成8个。
三、推出三大金融产品,促改革早见效
建立资金互助会。按照会员制、封闭性的原则,县农合联牵头组建淳安县颇益资金互助会。注册资本1000万元,目前共有股东16个、团体成员23个、个体会员180个。资金互助会成立以来,共筹集互助资金1027万元,累计发放贷款69笔2034.8万元,为会员解决购买原材料、产业项目建设等资金难题。
推出农合联信贷产品。县供销合作社与县信用联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信用联社今年6月上旬推出农合联“三位一体”融合贷,500万元以下的农合联会员贷款,可采用信用、社员联保、保证、抵押、质押等多种形式,利率在系统定价基础上上浮幅度降低20%—30%,贷款到期办理续贷按“无缝续贷”操作,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办贷效率。今年6月底,会员开户和授信工作已完成,授信额度达到2.63亿元。到目前,已为45家会员提供资金贷款8491万元,利息优惠70余万元。
降低农信担保费率。为减轻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成本,今年5月份,该县出台农信担保公司收取的涉农年担保费率不得高于1.5%担保制度。截至目前,实现涉农担保业务75笔,担保金额5472万元。
四、强化三大保障体系,为改革添把劲
最强的组织保障。一方面,建立主要领导主抓、部门分工的组织体系。县主要领导对改革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革目标、框架、思路,为改革工作定好调。另一方面,建立工作业绩考评体系。农合联的组织运转、制度执行、服务业绩、成员权益、项目实施等工作纳入部门综合考评,形成全县上下分工负责、协同推进、高效有序的改革机制。
最优的资产划转。作为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为实现农合联实体化运作,县政府将周坑口农产品批发市场、23个乡镇农贸市场成体系划入农合联,组建农合联的资产经营公司。公司资产价值将达到2.4亿元。目前淳安县农合联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已组建运行。
最大的资金投入。为解决当前该县农业主体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题,今年以来,该县建立“1+1+X”的金融扶持体系,县财政注入1000万元作为农民合作基金的原始基金,建立1000万元的农业贷款损失补偿基金。同时为会员争取企业转贷基金政策,到目前已有25家会员使用转贷资金融资6126万元。
(浙江淳安县供销合作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