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2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用好“大数据” 实现金融产品服务个性化

□ 江苏镇江农村商业银行 何 润

    

  在传统信贷模式下,农商银行很难精确了解用户的需求,特别是融资需求。社会科学领域通常是用抽样的方式来研究消费者,即按照随机或者配额的原则来寻找消费者,并使用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很多农商银行通过对数据的解读来开发相应的贷款产品。但这并不够精确,简单地说,这种方法只能推出一类,不能推出一个。而“大数据”的迅猛发展,会给金融个性化带来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产品和服务两个方面。

  信贷产品定制化。未来农商银行的重心无疑将转向个人用户和小微企业,而个人和小微企业的多样化使银行不得不改变以往以自身为中心的服务限制。通过对海量数据的解读实现贷款产品动态化、个性化、定制化并实时翻新商业模式无疑让传统金融机构能抓住互联网金融的机会。可以预见,农商银行若未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出的产品,将来岌岌可危。“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实现由传统有时限的金融服务向全天候服务转变,打破传统物理网点的地域限制,提供“银行始终在客户身边”的全场景金融服务,准确应对、快速应变、有机处理繁杂数据,高效配置金融资源,敏锐洞察并引领客户需求将是未来银行业高度智能化金融的基本商业形态。如果农商银行能收集到足够多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数据,通过建立模型综合分析,可以有效评估风险,从而指导授信和定价,并实现放贷的批量自动化审批,这可以大大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提高放贷的效率,同时又能很好的确保盈利水平。也就是说,未来银行的信贷产品将从“工厂化规模生产”的时代转变为“作坊式生产”的时代,但此时的“作坊式生产”并不是回到“手工作坊生产”时代而是具有“以3D打印技术为基础的作坊式生产”——这意味着基于大数据分析下的信贷成本更加低廉高效和具有针对性。

  金融服务精准化。大数据时代是分析时代,大数据分析的实质就是将客户放到更大的社会背景下加以曝光,准确定位环境中客户所处的位置符合怎样一种商业模式。农商银行未来的方向只有加强分析能力向市场找资源,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找到独特的经营模式。在树立自己独特经营模式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只有一部分客户与银行选择的经营模式相匹配,那些最值得服务的同质客户往往掩盖在不同的数据下面,需要善用数据分析寻找。通过搜集和分析客户信息数据、行为数据、财务数据等锁定潜在客户,并借助行为定向、地域定向、内容定向等方法实施精准营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