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防控是银行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得以顺利推进的坚强后盾。做好案防工作,关键要念好“勤”“严”“实”三字经,实现案防工作的扎实落地。
体现一个“勤”字
案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风险凸显时,银行高度重视、箭在弦上;风平浪静时,却极易松懈,容易出现反弹。因此,不论何时,只要银行开门营业,就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增强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勤勤恳恳把案防工作渗透到点点滴滴。
要勤于夯实基础。从根本上提高案防工作能力,首先要建立案防长效机制。通过完善基本制度、改进操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完善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内控制度,以严谨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形成相互制约的制度网络,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县级联社各部门、各网点作为业务操作者和制度执行者,应善于发现、总结、提炼风险点,为省联社提供借鉴,从上至下不断完善制度体系。
要勤于分析形势。基层网点应每天排查风险隐患,每月召开案防分析会议,全面掌握案防建设的不足之处和风险点。县级联社稽核检查、安全保卫等各类检查工作应挖掘根源,遇到问题不包庇、发现风险不隐藏,清醒认识案防的严峻形势,筑牢思想防线,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源头上遏制案件发生。
要勤于警示教育。警示教育工作应随时随地随处开展,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基层网点应在班前、班后自行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自觉学习规则制度、操作流程,学习典型案例,以案为镜,以案为鉴,提高职业素养,提高全员合规经营理念,在全体干部员工心中筑起防案控险的防线。条线部门培训不只是业务知识培训,同时更是让全员知晓风险、认知风险的过程,让合规意识、风险理念渗透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名员工。
突出一个“严”字
依靠各级领导、干部的力量控制风险是案防工作最有效的保障。各级各部门应分别担负起联防责任、条线责任、分级责任、主体责任等不同的防控职责,绷紧案防弦、履好案防责,分头落实、联动合作、严格履职,提高案防质效。
要严格履行一把手职责。“一把手”永远是案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理事长与主任、监事长和网点负责人分别签订案防、安保等责任书,主任与分管领导签订,分管领导再与职能部门负责人签订,网点负责人还要按各岗位职责与员工分别签订。网点负责人作为一线的直接管理者,是网点案防的第一责任人。网点负责人重视案防工作,一线员工才能顺着指挥棒执行好、落实好。
要严肃开展监督检查。增强案防工作的危机感,要充分发挥“他律”的作用。在各项规章制度之外,各级各部门开展的日常检查工作是“他律”的最好落脚点。通过稽核部门和条线部门的高频率检查和严格问责,进一步传导案防压力、排除风险隐患,营造出案防高压态势。检查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们防案控险能力的强弱和内控管理水平的优劣。因此,开展检查工作必须有的放矢、有针对性,要抓住主要环节、查透主要风险、查清责任人员,使“他律”起到积极地制约作用。
要严明综合管理纪律。“他律”是手段,“自律”才是关键。条线部门作为各类规章制度及政策的熟知者或制定者、执行者,深知业务风险所在,必须走在案防工作的最前列,指导基层网点按章办事、合规操作,发挥好案防推动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各网点负责人、营业经理作为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必须对各项规章制度心存敬畏之心,自觉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到自重、自省、自律,为员工带好头、领好路,做出良好表率。努力做到人人敬畏规章制度、个个警惕风险关口,不想违规、不会违规。
做好一个“实”字
每一处隐患、每一例案件都会对银行的发展构成威胁。案防工作要做在每天、每时、每刻,要把每一步走踏实、把每一个环节做好。
要实实在在增强案防自觉性。当前经济形势仍处于下探反复阶段,各类风险呈加速暴露势头,潜藏于金融领域的风险进一步集聚扩散,且出现交叉感染,同时,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业务的更新和产品的多样化,我们面临的风险形态也在不断变化,风险识别和管理的难度在不断加大,案防形势依然严峻,隐藏在日常岗位中的操作风险、道德风险、信用风险等不容忽视。全员应深刻认识案防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提升案防责任意识,抓严、抓实、抓牢案防工作。
要实实在在强化工作举措。日常案防工作最易流于形式,也最怕流于形式。银行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具体工作做出实效来。开好案防例会,加强合规管理,深入开展“制度执行年”活动,提高安全保卫工作实效,始终保持案防高压态势,有效防范风险,积极化解矛盾,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安全稳健经营。
要实实在在抓好问题整改。不管任何检查发现的任何问题,都应早发现、早解决,及时暴露、及时整改。基层网点应坚决遏制屡查屡犯,尤其是同一个网点多次发生同质同类问题。条线部门也应对照稽核部门下发的风险提示,督促、指导基层网点及时整改问题,逐个消灭、逐项规范,不断夯实案防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