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1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加强风险防控 推动村镇银行健康发展

□ 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 刘 华

 

  随着社会经济步入新常态,相应的各类风险问题也逐步显现,为村镇银行经营管理带来了新的压力。相比大银行,村镇银行资产规模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如何正确认识自身发展面临的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体来看,当前村镇银行风险防控主要有以下几点:

  政策性风险。一方面,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波动带来的风险。比如当前经济下行给村镇银行的信贷投向造成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使村镇银行发展面临新的考验。

  流动性风险。一方面,村镇银行建设初期吸收资金难度大,又极不稳定。另一方面,注册资本金少,经营规模小,导致村镇银行流动性的吸收和补充能力较弱,一旦村镇银行资产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引发流动性风险。

  操作风险。有的村镇银行存在着制度不匹配和机制不完善的情况,再加上员工培训不到位,易形成案件风险。还有的发起行和村镇银行本身,管理不到位和检查不及时,隐藏着较大操作风险。

  客户及行业集中度风险。一些村镇银行及股东想短期内实现利润最大化,导致偏离自身的市场定位,盲目寻找和营销大客户,导致客户集中度过高,业务开展的基础不牢,易产生风险。此外,由于村镇银行业务经营范围均在注册地有限区域内,其客户的行业特征高度相似,易造成村镇银行贷款的行业集中度较高,在经济下行或行业风险集聚时,贷款客户的行业风险难以有效转移。

  针对上述风险防控重点,村镇银行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发起行要建立科学的风险管控模式。发起行要切实担负起村镇银行的管理责任,即统筹指导帮助村镇银行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切实把公司治理要求真正落实于日常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之中。发起行可通过现场、非现场和远程监控等方式实施序时稽核,对经营风险全面提示和报告。对于核心监管指标要明确分管部门,及时有效监督。发起行还可在各行设立风险经理岗,履行大风险审计监督职能,确保前后台分开;分类指导重点业务,帮助控制经营风险。

  村镇银行要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在风险管理上,做到事前防范,而不是事后处理,要把侧重点要放在风险点的检测、揭示和防范上,做到早监测、早安排、早报告,让各类风险始终置于制度层面的监控之下。村镇银行要采取措施,强化内控管理,合理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严格坚守各项审慎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比例、贷款集中度等各项监管指标要达到要求;适度控好规模扩张步伐,从自身实际出发,稳健发展,确保速度与质量同步。

  要建立健全信贷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尽职审查、问责、评审,加强贷前严格审查、贷中跟踪控制、贷后管理和监督,提高授信业务的管理效能。从贷前调查评价、贷中授信条件的落实、贷后管理过程中风险预警等关键环节入手,实现风险控制关口的前移。

  要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各类风险的防控,关键是人。要大力倡导“风险管理以人为本”的风险管理文化,将风险管理意识贯穿到每一个员工、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要求每个人都要具备风险意识,人人都要关心风险、把握风险,人人都有责任控制风险、防范风险,在干部员工中营造“全员重视、积极参与、献计献策、齐抓共管”的风险管理文化。在工作中,特别要注意规范关注员工的行为,不仅要管好8小时以内,还要关注8小时以外,堵塞各种漏洞,确保安全经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