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白京京)10月28日-11月1日,中国·大营第二十五届国际皮草交易会暨第四届营皮文化节在河北省枣强县大营镇召开。作为主办方之一,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潘种树出席会议并为大会启幕。秉承“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时尚化”的一贯宗旨,以“天下裘都,携手世界”为主题的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意大利、丹麦、俄罗斯及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等国内外的万余名客商齐聚大营,开展文化交流、贸易洽谈、产品采购。
据了解,大营自古以来就是裘皮产业的发源地,被誉为“裘祖”的商末丞相比干就是在大营一带发明制裘工艺。经过三千多年的传承发展,大营已成为全国闻名的“皮草之乡”,享有“世界皮草看中国、中国皮草数大营”的盛誉。近年来,枣强县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打造“五个中心”和建设服装服饰新名城为定位,使古老又年轻的大营皮毛产业正加速转型,发展态势强劲。目前,全县拥有皮毛加工摊点1.8万余家,其中一般纳税人企业830家、规模以上企业86家、从业人员10万人。产品涵盖半成品、裘皮服装、裘皮饰品、剪绒、工艺品等十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年加工各类裘皮制品400多万件,畅销俄罗斯等60个国家和地区,产值达200多亿元,产业纳税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作为面向世界、增进合作、促进交流、推介展示的重要平台,一年一度的大营国际皮草交易会暨营皮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了24届,对推动国内外皮毛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主办单位之一,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协调和服务的职能,积极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在市场分析、信息交流、服务指导等方面为皮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共谋发展,共同开创皮草产业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