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8日,中国食用菌协会药用真菌委员会召开了十一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来自全国药用菌领域的专家和委员会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药用真菌委员会主任、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张劲松主持。
会议听取了张劲松对于委员会“十三五”期间工作规划的构想,他讲到,在我国药用真菌产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期,把药用真菌委员会作为联系科研、产业和企业的纽带和平台,通过组织产学研共同开展药用真菌产业发展方向的调研活动、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开展形式多样的药用真菌技术对接会和目标明确的专题技术交流会等形式,使委员会在药用真菌产业发展上起到促进科学技术转移转化和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作用。
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委员会的重点工作,包括制定药用真菌产业发展路线图,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筹划举办全国性药用真菌技术对接会,筹划药用真菌专题技术交流会,组织药用真菌行业的国际交流活动。
会议强调,要使药用真菌产业在国家大健康产业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就必须通过加强药用真菌产业的 “三好”认证工作,即种植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工作,解决原料的标准问题;药用真菌产品研发的GLP——良好实验室规范认证工作,解决研发标准化问题;药用真菌产品加工GMP ——良好生产规范认证工作,解决产品加工的标准化问题。同时要推动整个药用真菌产业的“四化”工作,即种源生产的标准化、栽培生产的标准化、产品加工的标准化和市场营销的合法化工作,以解决药用真菌产业中因栽培品种混乱、栽培生产无标准导致的药用真菌原料品质难以控制,导致终端产品的效果和产品质量难以稳定的局面。同时通过引入GMP的管理理念,使药用真菌在严格可控的条件下生产出安全有效的加工产品,从而全面提升药用真菌产业的整体水平,使全产业能够走上“安全有效、优质优价”的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菌 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