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农民、农业、农村之所急、所忧、所需,以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全力打造农村合作金融平台,服务“三农”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解农民之所急,资金互助金融超市开辟农民融资创业新渠道
我国农村普遍存在融资难、农民创业资金不足问题,由此甚至衍生了非法借贷、非法融资,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为适应广大农民群众对金融服务需求的趋势,我们紧紧依托河北省社金融龙头企业,推进市、县、乡三级金融机构建设,形成了投资担保、新合作互联网金融、安全统筹“三个全覆盖”的新格局。一是稳步推进农村资金互助。按照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合作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服务。元氏县依托县社农业服务公司和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民合作社,建立联丰、民兴、茂鑫、西岭、姬村5个资金互助试点,入社社员达到1800多户,互助资金达320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二是设立金融超市。在综合改革试点县推广设立金融超市,在每个金融超市设置银行自助服务设备,开展了互联网金融、统筹保险、银行业务代办、电子商务、产权交易等业务。目前,全市已组建完成金融超市26家,在建18家。三是开展互联网投融资服务。通过新合作互联网金融平台,仅用10天时间就为市社有企业项目建设融资4000万元。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投资担保、统筹保险等金融服务。
二、解农业之所忧,特色农业保险撑起农业生产保护伞
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制约,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常常一场暴风雨、一次冰雹就造成全年的颗粒无收,一次病疫就造成养殖户倾家荡产,打击了农民种养殖的积极性。为解决农业风险大的困扰,石家庄市供销合作社对特色农业保险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坚持“政府主导、财政支持、强化管理、科学运作、控制风险”,在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民合作社内部开展特色农业保险服务。服务过程中,以“低费率、低保障、小范围、少险种”和“农户交得起、政府补得起、保险保得起”为承保原则,向合作社成员提供风险保障。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开展了大棚作物、烟叶、果树、肉牛、肉羊等17个种植、养殖险种的特色农业保险业务,依靠历年来市财政拨付的1790万元扶持资金和收取的1030多万元保费,先后为376家农民专业社提供风险保障2.14亿元,累计赔付281个专业社的受灾农户2160万元。仅2015年,市供销合作社为88个专业合作社,提供风险保障6510多万元,赔付69个专业合作社农险损失624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为农业生产撑起了保护伞。
三、解农村之所需,产权交易中心搭建农村资源配置新平台
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对于防止耕地撂荒,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推进石家庄市农村产权交易步入有序化、规范化、规模化轨道,石家庄市政府授权供销合作社为石家庄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工作牵头单位。去年以来,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规范建设,公平交易”的思路和“一个平台、三级架构、一体化经营”的总要求,推行“统一交易监管、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签证、统一平台建设、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管理软件”的“七统一”管理模式,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推动农村产权合理交易,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目前,石家庄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已经建立,16个县(市、区)成立了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无极县农村产权交易有限公司运营以来,为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牵线搭桥,帮助办理流转、托管土地3286亩,总交易额339万元。
(作者系河北省石家庄市供销合作社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