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8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发挥为农服务优势 加速美丽乡村建设

□ 郭涛 王谦

    近年来,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作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生力军的作用,立足为农服务优势,加快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和社区服务中心,深入实施“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创新工程,全面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中担当作为,创新实践。

    加快为农服务中心建设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顺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针对农村劳动力减少、素质结构性下降、分散小规模生产等形势,以及“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坚持“农民外出打工,供销合作社给农民打工”的理念,大力开展耕、种、管、收、加、贮、销“全托管”或两个以上环节的“半托管”服务,积极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良种繁育推广、先进机械应用、土壤熏蒸改良、水肥一体运用、废弃物转化等技术服务,提高了农业良种化、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实现了助农增收。粮食作物每亩可为农民增产节支提效400—800元,经济作物可达千元以上。为农服务中心作为土地托管和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的载体,在去年召开的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上,被省委、省政府明确为重点突破的三大任务之一,并纳入全省科学发展考核体系。一年来,省供销合作社把加快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的重中之重,本着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半径适宜、功能完备的原则,由县级农业服务公司联合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实体性建设和运营为农服务中心,重点开展测土配方和智能配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烘干贮藏或冷藏加工、庄稼医院、农民培训等6项服务,同时设立涉农部门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公益服务,最大程度提供规模化、专业化服务。

    目前,全省建成为农服务中心750处,土地托管面积已达1798万亩;实施“精准施肥用药工程”,添置土壤检测设备670台、智能配肥设备460套、植保飞机450架,完成土壤检测1750万亩、智能配肥1660万亩、飞防作业850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均减少20%左右;日烘干能力达到3万吨、仓储能力达到136万吨。今年将建成为农服务中心1000处,完成土地托管2000万亩以上,实现五年任务三年完成。以为农服务中心为纽带,密切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逐步形成农民得实惠、基层社得发展、党政得民心的多赢格局。全省17个市和85个县(市、区)党委、政府将为农服务中心纳入科学发展考核、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或美丽乡村建设重要内容。

    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和社区服务中心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日益推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山东省社充分发挥为农服务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和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把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最后一公里”变为家门口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目前,全系统参与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833处、农村综合服务社59817处。

    为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省民政厅与省社联合印发《山东省农村社区服务指导规范(试行)》,明确要求,每个农村社区须建设一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依托供销合作社等市场主体设立便民超市、庄稼医院、农资供应、农产品购销、农机维修、金融通讯、物流配送等市场服务设施等。依托供销合作社村镇网络终端改建农村综合服务社,在发展日用消费品和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再生资源回收的同时,汇聚政府部门和有关社会资源,为农民提供文体娱乐、养老幼教、医疗卫生、就业培训、电子商务、费用代收代缴、便民金融等多样化服务,不断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档次。2015年被全国总社评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综合服务社113个、164个、313个,分别占全国的18.5%、12%、9%。依托农村综合服务社和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农村环境改善。目前全系统已有再生资源企业83家。

    深入实施“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创新工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站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转型需要、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需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需要,省社在总结基层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实施了“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创新工程,构建“村‘两委’+供销合作社+合作社”三位一体共建机制。这一做法,充分发挥村“两委”的组织优势、供销合作社的服务优势、合作社的经营优势,共建农民合作社、共建农村综合服务社、共建农业生产项目,通过明晰利益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形成了强村固基、富民兴社的长效机制。2014年底全省17市和全部涉农县(市、区)党委或组织部门均出台了开展村社共建的文件。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建村已达14375个,新增2674个,共建项目达2.1万个,帮助村集体和农民分别增收4.13亿元、24.7亿元,参与共建的基层社和社有企业实现盈利3.28亿元,实现了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和供销合作社发展多方共赢。一是助农增收。加入合作社的农民,有的除了获得向合作社出售农产品的利润或者在合作社打工的工资收入外,还能在增益部分获得入股分红、二次返利,并在购买供销合作社商品时享受优惠待遇。二是增加村集体收入。村集体在共建中,有的组织农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交由基层供销社进行土地托管,通过服务规模化增加集体收入;有的以土地、房产等入股建设经营服务项目得到股金分红;有的帮助供销合作社组织农户团购农资和生活资料获得返利等。参与共建的村年集体收入大都在3万元以上,不少达到5万元,最多的达到20多万元。三是供销合作社得发展。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向村居延伸、经营服务向田间地头延伸,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方式更加多样。村社共建坚持经营性与公益性相结合,寻求最佳结合点,确保共建项目健康发展和可持续运营,不断增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能力。四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村社共建有效破解了经济薄弱村、空壳村集体增加经营服务性收入的难题,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整体服务功能得到提升。村“两委”可用集体收入修桥修路建设美丽村庄,为村民缴纳医疗保险或购买家庭财产保险等,村级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全面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服务规模化+农民组织化”的优势,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纳入村社共建体系,推行“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明确要求每个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民合作社至少承担1户脱贫任务,每个“村社共建”村至少承担1户脱贫任务,每处为农服务中心至少安置1名有劳动就业能力的贫困农民,通过利益联结、定向帮扶、就业安置、创业扶持等途径,增强脱贫攻坚的实效性。到2017年底全省供销合作社计划将帮扶2万户、5万人实现脱贫,已对接认领27993户、56299人。截至6月底,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实施产业精准扶贫共帮扶贫困人口24802人,已实现脱贫8201人,为贫困人口增加收入3410.24万元。

    (作者单位:山东省供销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