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7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定性 定心 定位 定向之后 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如何推进?(下)

□ 诸纪录

    把握大局和大势 把握重点和方向

    自我加压  主动作为  创新发展

    做好供销合作社工作,必须把握大局、大势,把握时代要求、时代特征,把握国家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大布局。就供销合作社看供销合作社,就供销合作社抓供销合作社,是很难找到切入点、结合点和突破点的,也是打不开局面的。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领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中央和江苏省委1号文件精神,牢牢把握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求我们牢固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培育供销合作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新常态,是指经济发展正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供销合作社系统,创新经营机制、商业模式、服务方式,通过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机械装备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通过新农村流通网络布局优化和功能提升,健全物流服务网络,更加注重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实体店和网店融合发展,提高流通效率;通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产品、产业、业态和服务供给,提高社有企业、合作社发展质量和效益;通过培训经纪人和合作社带头人,促进农村劳动力创业兴业,等等,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我们应该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优势和作用,创新思维和方式方法,把老题目做新,把新题目做大,把大题目做实,为全局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作出应有贡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我们供销合作社做的事很多,必须主动作为,有所作为。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强富美高”新农村建设,坚持为农服务宗旨,与时俱进拓展经营服务领域,促进供销合作事业迈上新台阶。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今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我们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综合性组织,有基础、有条件,也应该成为新型农业服务主体的“骨干”和“排头兵”,成为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主要对象。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中,中央再次强调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推进“强富美高”新农村建设。其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造提升农村综合服务社或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参与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生产生活服务,参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推进、参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高标准农业设施栽培、新型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也可以深耕厚植发展优势,发挥独特作用。

    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进入新时期,要求我们紧紧抓住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力以赴推进综合改革,改出生机活力,改出更加完善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和为农服务体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策部署,不仅明确了方向和任务,而且出台了许多支持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政策措施。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有力“武器”。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其他方面,也有许多促进供销合作社开展经营服务的新要求新政策。一定程度上说,机遇稍纵即逝,“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从我们应该抢抓机遇,争取党委、政府更加有力的支持,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摆上全局工作应有位置,作出有力的部署安排。自身要自强不息、自我加压,用足用活用好各方面的政策,践行为农服务宗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深化、延伸、拓展经营服务领域,为做好“三农”工作和全局工作出力流汗,交上优异答卷。

    供销合作社具有特殊的性质和体制。多年的实践证明,做好供销合作社工作,第一,一定要有全局意识。我们是为农服务的“省队”“市队”“县队”。开展工作必须服务服从于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大局谋思路、想办法、干实事、做贡献。下大力气抓体系、网络建设,夯实打牢基层基础,确保党委和政府在任何时期都抓得住、用得上我们这支部队。要善于与相关部门打交道,能牵头的牵头,该配合的配合,需要协同的协同,主动沟通商量,形成工作合力。第二,一定要有系统观念。牢固确立省市县联合社、乡镇基层社、及其创办领办参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有企业是一个系统、一个体系,是“一家人”,必须强化各层级、各方面的联合和合作,工作拧成一股绳,上级社要为下级社创造工作条件,加强指导。下级社要勇于探索实践,做出工作实绩,形成特色经验,为供销合作社争光添彩。第三,一定要有创新理念。现在我们正面临“千年未见之变局”,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就谈不上拓展事业发展新空间、打开新局面,搞不好连“老本行”也会丢、已有的阵地也会丧失。必须创新发展理念、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巩固拓展职能任务和经营服务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开创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新局面。第四,一定要有底线思维。也就是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为农服务宗旨改丢了,不能把系统优势、规模优势改没了,不能把社有资产改少了,不能把按市场经济运行的方向改偏了,不能搞“一刀切”。归根到底,也就是要把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这张“网”织密织牢。没有这张“网”,所谓优势就不复存在。要吸取经验教训,坚决防止发生腐败现象、安全事故,切实防范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

    抓住历史新机遇

    再写事业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是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又一个机遇期、黄金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对我们寄予很高的期望。我们必须确保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取得较大突破和明显成效,必须确保全面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巩固和发展我省供销合作社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总体要求是:

    ——新型供销合作社与网上供销合作社发展“双轮”驱动。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要致力于按照合作制原则将基层供销合作社逐步办成规范的、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合作社,在此基础上完善联合社治理机制。从生产力角度看,要加快流通网络信息化改造,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服务站点,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渠道,构建全省供销“一张网”。

    ——供销合作总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与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双线”运行。省市县社机关切实履行加强行业指导、落实为农服务职责、承担宏观调控的任务,完善理事会、监事会运行机制。县社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逐步实施到位。建立并真正发挥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作用,以管资产为主加强对社有企业监管,引导社有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呈现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农民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双向”发力。按照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的定位,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农业社会化服务有要求的地方,鼓励将农业生产服务从为农服务社中独立出来,到“田间地头”、到园区,参与兴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特别是经济薄弱村要提档升级,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完善电商、物流配送、基础金融等服务。

    ——专业性合作社与综合性合作社“双社”推动。一般来说,农民合作社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专业性的合作社,一类是区域性、综合性的合作社。多年来,专业合作社以及联合社有了很大发展,今后一段时期主要是引导其提高发展质量、发挥重要作用。综合性农民合作社发展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破题”。中央要求经济实力较强的基层社要加快办成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社,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下更大的功夫,积极试点探索。

    (作者系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