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春耕,又将是农村信用社一年之中发放支农贷款的旺季。农信社在对借款申请人进行调查时,可能像往年一样有时会遇到信息经济学中的一种逆向选择问题,即越是不想偿还或不能偿还的借款申请人,可能会表现得越积极,越想急于得到贷款。这样易使有的农信社客户经理混淆视听,判断失误,影响到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和质量。
逆向选择问题的根源是信贷市场中借款申请人比贷款人拥有信息优势。换言之,借贷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就必然要求农信社客户经理们在贷前调查时,不仅怀有支农为民的满腔热情,还应具备识别信息真伪的过硬技能。
一要多听。不轻信借款申请人的自述,正如爱德蒙·伯克所言:“一个常见的错误是,认为人群中声音最响亮的抱怨者是受害最深的。”因此,农信社客户经理既要认真倾听借款申请人的呼声,又要多方打听其周围人们对借款申请人的信用等评价。从而做到心中有数,让抱有“会哭的娃子有奶吃”的观念者无借贷机会。
二要多看。农信社客户经理应深入借款申请人及其保证人的家中、经营场所实地查看生产经营等情况,并仔细查阅其征信等相关资料,进一步摸清借款申请人和保证人的资信底子。
三要多思。农信社客户经理应在充分调查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借款申请人的品德、能力、资本、经营环境等信用状况,并将其保证人的担保等情况纳入信用分析,进而提高贷款决策或意见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克服信息不对称,解决逆向选择问题。
唯此,农信社才能精准筛掉信用差的借款申请人,给信用好的借款申请人腾出更多的贷款,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