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开放市场环境下,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将来自面向市场需求的精准创新、高效创新以及能够对风险实行专业化管理等多个方面。如何拓展农信社业务,值得深思。
审时度势,认清开放市场环境对农村信用社提出的新要求。农信社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将面临着多元化的资金价格环境,改进基于风险的差异化定价、加强精细化管理非常重要。通过金融产品创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市场中的资金价格,这是对利率市场化的积极探索。未来的农信社将更多地运用信贷资产流转、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工具,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根据不断变化的利率环境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对农信社的管理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伴随创新工作日益活跃、业务逐渐多元化,农信社应在完善与创新结构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架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产权结构、风险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银监部门应当赋予农村信用社一定的业务创新空间,在一定范围内的实践中,摸索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同时逐步积累风险管理的经验。
勇于实际,谋划好开放市场环境下农信社业务拓展战略。一是实施专业化经营,做好特色业务。专业化经营要集中企业有限资源开办特定产品的经营模式;要实现同业业务经营专业化;把好业务准入关,严格客户业务授信品种、业务审批流程。二是要专注细分市场,做好新兴业务。面对开放市场,农信社必须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抢抓市场发展机遇,在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市场上寻求新突破,增加资源投入,聚精会神做好新兴业务。
从注重单点作业向平台获客转变。农村信用社要加快商业模式的创新,利用互联网和平台化的思维,将金融服务融入中小企业经营活动之中,提供购销活动中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服务,构建以结算融资为核心的集运营管理、财富管理、财务核算、信息交流为一体的生意网络平台。
从物理网点向终端服务转变。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社会的面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融入互联网的技术和精神,建设金融服务的新业态。要做大场景的服务,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服务客户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延伸到对公客户的生态圈、产业链和创新链中。
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农信社必须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管理工具,推动业务经营的流程管理、过程控制和客户服务体系的精益化,不断完善和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强化战略执行,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确保业务可持续发展。
从“小服务”向“大服务”转变。转型要接好地气,心系百姓。为客户管好财富、积累财富、创造财富,使客户在农信社得到更大的安全感和满足感,是农信社进行负债管理的核心理念。要紧跟利率市场化推进步伐,开发面向居民的存款产品及面向小微企业的一系列产品,目的是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和积极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