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品牌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标签。农产品品牌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控制、产业化经营的过程。推进农业品牌建设,优化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人均GDP 超过7000 美元,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开始从追求温饱向追求营养、安全、便捷、多样转变。为什么国人愿意花1500元抢10斤日本大米?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中国农业想要发展,必须以现代装备和科技把农民和土地“武装”起来,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促进一个个小品牌成长发展,最后形成一批中国农业大品牌。
现 状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已经成为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紧迫任务。
近年来,农业部和地方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从规范认证、试点示范、展示展销、品牌传播、品牌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塑造、营销推介和宣传保护,品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然而目前,我国对品牌农业的认识还不到位。管理部门、经营主体、农民还没有充分认识品牌建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品牌培育保护制度体系缺失;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标准化程度低、质量参差不齐,品牌培育和保护投入不够,品牌发展缺少统一、系统的规划组织和引导;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仅停留在局部地域,跨省跨区域的不多,品牌的社会信任度不高,农业品牌状况与农产品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区域公用品牌理念有待普及;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尚未整体规划,品牌资源未能得到很好整合,公用品牌制度体系尚未建立,代表国家形象的农产品民族品牌尚未形成。
全国政协常委、原江西省政协副主席 陈清华
因地制宜加快农业品牌建设
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风起云涌,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大爆发阶段,品牌的价值和力量正在逐步凸显。然而在农业品牌建设方面,我国存在的不少问题。以江西为例,作为农业大省,其稻谷、柑橘、水产品、茶叶等产量在全国排位分别为3、4、9、12(位),但真正叫得响的农业品牌却屈指可数,进入2014年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前100位的只有赣南脐橙(第9位)和庐山云雾茶(第84位)。
为了提升我国农产品品牌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打响农业品牌名号,建议:
一、加快农业产业及其品牌标准化体系建设。一方面,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认真谋划农业品牌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国家农业品牌发展政策体系和中长期规划,加快推动农业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另一方面,抓紧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有机、绿色、无公害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生产标准,建立电子监管追溯网络平台,积极引导企业规范标识和推广条形码,着力建设一批省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二、鼓励支持地方政府对主要农业品牌进行整合。比如,江西可以围绕茶叶、油茶、水果、水产、大米、畜禽等主要农产品,抓紧建立主要农产品历史、规模、现阶段销售、专业合作社等台账和数据库,大力开展以品牌为纽带的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推动国家级农业名牌的数量和质量在“十三五”时期迈上新台阶。鼓励支持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农业品牌建设联席会议或行业协会的作用,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政策、资源、资金、技术等,分期分批研究推出一批名优农产品品牌,并根据考核和品牌发展情况每年进行一次调整。
三、加强农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包括建立一批农产品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出台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带项目、带资金入股农业企业;加快构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及网络销售平台,整合现有线下渠道(O2O模式),引导农业企业与知名网络营运商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依托农业生产基地、高铁高速路网等推进“淘宝镇(村)”和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将农业务工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纳入工业园区劳工免费培训范畴;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工商、公检法、质监、海关、商务、知识产权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努力形成商标品牌保护合力。同时,大力开展商标知识普及宣传工作,积极推进一批曾经写入“县志”的老牌产品注册商标,着力推行“公司+商标+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以自然资源、经营资源和产品资源的优化组合促进“一村一品、一品一标”的形成。
观 点
认真谋划农业品牌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国家农业品牌发展政策体系和中长期规划;鼓励支持地方政府发挥农业品牌建设联席会议或行业协会的作用,对主要农业品牌进行整合;加强农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农产品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加快构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及网络销售平台;大力开展商标知识普及宣传工作,通过多种模式促进“一村一品、一品一标”的形成。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农学院院长 邢克智
构建品牌管理机制提高竞争力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一些农产品存在品牌杂乱、一品多牌等问题。以天津的品牌萝卜为例,有沙窝萝卜、田水铺萝卜、黑马牌青萝卜等6种。其中沙窝萝卜既有产品特性,又体现文化内涵,其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高于其他品牌。而其他萝卜品牌因缺乏文化内涵,较难准确定位。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定位缺乏差异性,模糊的品牌形象使消费者不能对各种品牌的农产品清楚地区分,从而使消费者购买时越来越不注重品牌,使企业失去了树立品牌的积极性。
目前人们对安全、营养与健康的农产品更加关注,消费需求结构升级,而我国农产品供给侧已不能适应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粮食只有打出品牌,才能实现高效益,提高农民收入。要加快我国农业品牌化建设,尽快制定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规划,构建品牌的管理机制、保护与监督机制。同时开展品牌营销推广,建立“互联网+品牌农业+顶层设计”的高级电商营销模式,促进我国农产品品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观 点
尽快制定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规划,构建品牌的管理机制、保护与监督机制,开展品牌营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