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做“小微”的贴心人
——江苏邳州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纪实
□ 本报记者 胡宏开 通讯员 李 军

    

    “真没想到,像我这样的小批发部竟然不需要任何担保就能顺利贷到10万元!” 

    在邳州经营一家小商品批发部的张先生在接受采访时仍止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原来,张先生需要贷款囤一些货物准备销售。咨询各家银行后,均被告知需要抵押或担保才能贷款。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江苏邳州农商银行小微金融部的工作人员告知他可以申请信用贷款,免担保和抵押。没想到只用了3天时间,他就成功贷到了信用贷款10万元。

    张先生的“故事”只是邳州农商银行支持“小微”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行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难的现状,审时度势,不断完善体制和机制、量身定制信贷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做“小微”的贴心人,助推“小微”扬帆远行。

    组建小微金融部:

    破题“小微”贷款难

    市场拓展,机构先行。

    2014年6月,邳州农商银行与科技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筹建小微金融事业部。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人员招聘、产品确立以及制度的建立,2014年10月,该行小微金融事业部正式成立。

    邳州农商银行小微金融部总经理朱利云告诉《农村金融》周报记者,该行将小微金融部定位为主营小额贷款的专营机构,将主要精力放在支持贷款金额在300万元以下的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客户群上。

    该行根据经营状况和行业特点,对企业经营性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进行区分,并以信用贷款作为主打产品,解决当前绝大多数创业型、成长型小微企业的无抵押、无保证的担保难问题,同时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截至目前,小微金融事业部贷款余额为470户、4980万元,户均贷款10.6万元;累计发放贷款610户,金额6500万元。

    “小微金融部的设立,破解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无抵押、无担保的传统痼疾。”朱利云补充说。

    构建特色信贷产品:

    总有一款产品适合你

    结合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行业特点和生产经营周期,邳州农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积极改进贷款方式,合理确定授信要素,根据不同客户群体需求建立了一系列具有当地特色的信贷产品。

    朱利云向记者介绍说,邳州农商银行小微金融部已推出“润商贷”“润企贷”“润农贷”“润薪贷”四个主打信用贷款产品。

    记者从该行了解到,“润商贷”是面向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主发放的经营性贷款,贷款额度最高100万元、其中信用贷款最高50万元;“润企贷”主要是面向小企业发放的经营性贷款,贷款额度最高300万元、其中信用贷款最高100万元;“润农贷”是面向农户发放的经营性及消费性贷款,贷款额度最高100万元、其中信用贷款最高20万元;“润薪贷”是面向工薪阶层发放的消费性贷款,贷款最高100万元、其中信用贷款最高30万元。

    朱利云对记者说,“以上贷款期限1至2年不等,最长可达3年,改变了以往小微企业一年一贷,只能作为短期流动资金的尴尬定位。”

    创新信贷服务模式:

    提升客户体验

    “资产从严、负债从宽”是邳州农商银行在小微信贷流程上的原则。

    “资产从严”体现在贷前调查上,强调“眼见为实”。在对目标群体展开调查时,重点调查客户的贷款用途、资金状况、资产收益、进货销售、偿还能力等,并进行交叉验证,最终形成“三表”(资产负债表、资产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负债从宽”主要表现在减少审批环节,简化手续,并在还款方式上实行多元化。

    记者了解到,为了明确分工、方便操作、提高效率,邳州农商银行把贷款操作分为五大模块,即:营销拓展、资料收集与系统评分、审查修正、贷款审批与发放、贷后管理。同时小微金融部的人员分工也对应为五类,即:客户经理、营销管理岗、审查岗、审贷会、贷后岗,实现“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在资料收集与系统评分上,该行打破信贷员原来靠经验分析和判断的传统。通过收集企业或商户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将与小微企业经营相关的财务或非财务指标归纳为近150个量化及非量化指标,并将之录入电脑,由系统给予贷与不贷的初审判断、以及贷多少的建议,通过互联网技术,实行开放化评分模式。

    在贷款发放上,该行实行限时办结制,一笔3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从客户申请到贷款发放一般只需2-3个工作日,实现“差别、特色、简化、高效”,满足小微客户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助力小微企业及时把握商机。

    邳州农商银行小微金融部的信贷模式得到了客户们的认可,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声誉,这一成功做法正被复制到该行消费贷款中心和航运贷款中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