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与普华永道24日联合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5)》,对全国116家银行、1300多名高管展开问卷调查。
《报告》显示,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和同业竞争的加剧,银行家们对未来3年的营业收入与税后利润增长预期明显下滑,约六成银行家预计将低于10%,延续了近年来的趋势。
信贷投放首选基础设施行业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业务创新的发展,中国银行业的业务重点稳中有变。调查显示,2015年银行重点支持的行业中,城市基础设施业成为银行信贷投向的首选支持行业,选择此项的银行家占比高达67.2%,较2014年有较大提升;其次是医药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公路铁路运输业和农林牧渔业。
在银行信贷限制的重点行业中,冶金业居首位,占比达58.9%,其后是房地产业、造纸业、纺织业、船舶制造业。
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受关注
《报告》显示,当前银行家关注的首要风险是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所带来的信用风险。
82.1%的银行家认为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是本行2015年面临的最主要信用风险。钢铁、水泥、建材、船舶、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经济周期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经营环境更趋艰难,行业整体信用风险不断攀升。
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中,银行家关注度最高的是产业结构调整,占比达到73.5%。
57.6%的银行家认为当前环境下,小微企业面临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难等问题,贷款不良率呈持续上升态势,是关注的首要信用风险。此外,房地产市场虽然已经进行了相对较长时间的调整,但房地产开发性贷款风险仍然受到较高关注(46.3%),其行业风险依然不容小觑。
“差异化”“综合化”助战略转型
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战略普遍存在同质化倾向。这不仅导致非理性市场竞争,也限制了行业创新能力,无法满足金融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经济新常态下,“深化经营特色,实施差异化竞争”连续成为受访银行家最为关注的战略调整重点,反映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和成熟,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来源:新华社、《中国银行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