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银监会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注重加强对合规风险的管理。但是,农村信用社的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才刚刚起步,合规风险意识淡薄、管理人力资源有限、人才匮乏、合规部门独立性不强以及合规风险管理有效性差等问题是不争的事实。合规风险管理工作与监管要求、业务发展需要、管控风险的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合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合规文化缺失,合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目前农村信用社还处于过去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中,从高管人员到分支机构的一般操作柜员,对合规风险的理解还存在模糊意识,积极参与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不高。
人员配置偏紧,与业务发展严重不匹配。江西省联社风险合规部不仅在人力上加强了资源,很多工作职能都由别的部门转到风险合规部,增加了工作量,但基层的人力资源基本没有改变。这就导致合规部门人力资源与工作要求严重不对称,由于人员有限的现状,导致跟不上当前工作量的要求,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合规履职困难,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较差。一是目前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的专项合规检查较少,对一些违法、违规问题的调查受到所属业务部门或机构负责人的干扰或影响,达不到合规风险管理职责的要求。二是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手段落后,有关合规风险管理的识别、监测、控制技术严重缺乏,达不到监管要求。
管理机制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到位。虽然逐步完善了“三会”制度,但并未产生“三权”制衡的实际效果;岗位之间职责不明确,很难真正高效地执行内控制度,内部失控和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监督制约体系形同虚设。
管理方法不规范,考核奖惩不到位。规范风险管理以定性分析为主,量化分析工作不到位,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不够科学合理,管理方法陈旧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操作程序多,责任划分不清。随着业务系统的不断升级,合规控制更多地依赖于业务办理的事中控制,从而造成柜面处理流程多、环节多、手续多、授权复核多等现象。
几点建议
重视合规部门工作,加强人力资源配置。在人员的配置上,根据目前实际工作量及工作职能增加的情况,适当考虑增强力量,不仅在人才上要倾斜,在人力上也要同样倾斜。尤其要在年轻员工中发现和引进能吃苦、肯钻研、懂法律的专业型人才,及时准确地为合规部门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服务,为促进本行业务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合规文化组织机构建设,确立合规从高层做起。合规要从领导层率先垂范,带动和影响员工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并且在全行管理者主动合规有着巨大的示范效应,对员工会起到标杆作用。
开展合规文化教育,培养合规自觉性。通过不同方式、具体实例向员工宣传、阐述合规的目的。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合规培训,既要让员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又要让员工明白该如何去做。把学习和考评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宣讲,将规章制度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传递到员工,要消除员工队伍中的“法盲”。要让员工知道自己的岗位有哪些“规”,让员工知道违规的不利后果,还要让员工知道如何避免违规。只有让绝大多数员工,对不合规行为敢于说“不”,敢于纠错,合规文化建设才会体现良好的成效。
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加大考核奖惩力度。一要扎实搞好常规稽核检查,加大稽核频率,增强稽核深度和广度,提高稽核效率和质量,积极有效实施专项稽核、重点稽核和接管式稽核,确保稽核工作质量,从源头上控制风险。二要结合全面稽核、专项稽核和各类突击检查情况,对制度执行力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将考核评价结果与员工的岗位绩效工资挂钩,推动各项内控制度有效落实。三要全面加强风险考核管理体制的建设,建立健全操作行为积分台账。
加强风险管理机制,强化各部门之间协作。对检查中发现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检查部门要及时同有关部门沟通,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及时予以解决;要在强化执行力上下功夫,对检查提出的问题做出明确的责任认定和整改期限,让各信用社自觉地加强执行力建设,对没有执行或整改到位的进行问责,不折不扣地将规章制度执行落实到位,将检查出来的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培训。倡导和培育全员参与风险管理文化,明确风险管理是全体员工的责任,把风险责任细化到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和每个岗位,树立尽职合规的风险管理意识,教育每位员工按照规定的标准、程序和要求履行职责;对风险合规管理人员开展多形式、全方位、有重点的专业培训,使风险合规管理人员尽快转换角色,增强员工的风险合规意识,培植风险合规文化,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