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文件,明确提出要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加快全系统发展电子商务,不断提升农村商品流通水平,日前,盐城市社组织相关人员对部分电商企业进行调研。
近年来,盐城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在电子商务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盐城市社正在筹建电商企业,并将与省社、全国总社的平台进行对接,整合全系统资源,形成上下贯通的电子商务体系。建湖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电子商务中心已投入运营,大丰市供销合作社争取政府投资500万元,成立大丰农副产品营销公司发展电子商务,“线上交易、线下配送”,经营情况良好。滨海供销合作社参股企业滨海首乌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天猫商城药食兼用品牌店,拓展了销售新空间,射阳县社独资创办的盐城新合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即将投入试运营。
发展电商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主体是农民、农产品经营户和农业企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他们的认知程度,由于在农村居民中网络的普及率相对较低,导致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迟。分散经营的农户对电子商务缺乏认识和信任,已参与到农产品电商中的部分企业思维存在局限,目标人群与服务范围定位不清、发展思路不明。如盐城市供销合作社系统领办、参办的109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据初步统计仅有10%左右开通了网站推荐自己的产品,部分有一定知名度、效益较好的农民合作社在淘宝网也是以个人零散的形式出售,没有形成有力规模。
二是缺乏专业人才。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经营业态,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都需要专业人员,但现在农村缺乏具有电子商务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同时,供销合作社因性质定位不清晰,人员长期不流动,员工结构老化,目前盐城供销合作社系统工作人员平均年龄超过50周岁,熟悉了解电子商务运作流程的人员很少,缺乏对系统相关企业的指导帮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供销合作社的电子商务发展。
三是产业链条不够。由于供销合作社电商企业发展起步较晚、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品牌规模,加之农副产品利润相对较低、科技含量附加值不高等原因,造成网上销售业绩不好、发展缓慢。同时,由于农副产品的特殊性,产品有一定保质期,由于物流触角延伸不够,冷链物流发展尤其欠缺,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等存在差距,导致成本过高,也影响网上营销市场的发展。
做好电商的几点建议
第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扶持。建议政府应加强统一领导,整合有关部门单位的电子商务网站等信息资源,逐步构建覆盖镇村的多级农业信息网络,建立大型的综合性农村信息化网站,让农民多层次、多渠道参与电子商务,解决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滞后的问题。射阳县委、县政府将该县“一港三中心”当中的电商中心和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的建设任务交供销合作社;县里成立电商中心指挥部,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目前正编制全县名特优农产品名录,开通专门网站。
第二,加快培养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通过政策倾斜鼓励专业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和技术水平。为破解人才制约瓶颈,阜宁县委、县政府抽调8名大学生村官在该县供销合作社专署办公,有针对性对部分农户、农民经纪人进行电子商务培训,有力加快了阜宁农副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镇村淘宝店建设进程,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搭平台。
第三,加强与知名电商合作。在着力抓好供销合作社电商组建平台的同时,加快发展农产品购销网络,依托供销合作社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组织体系比较健全、经营网络比较完整的独特优势,寻求与有实力、有规模、有影响的电商平台合作,探索线上市场与线下市场互动促销的经营方式,形成为农服务的合力。据滨海首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和阿里巴巴公司合作,已成为天猫商城药食兼用品牌店,并发挥供销合作社熟悉农村市场、配送成本低的优势,以网上销售带动门店销售,以门店销售支撑网上销售,今年以来销售额已突破500余万元,销售额同比增长20%,电子商务为中小型传统企业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