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行社结对帮扶”战略 助推高风险社产权改革

□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调研课题组

 

    为整体推进全省农信社转型发展,加快推进高风险社产权改革,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不断创新思路、大胆尝试,推出一系列助力高风险社摘帽、改制的“改革良方”。

    早在2011年5月,该省联社就指导协调辖内的九台农商行全资并购重组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并同步组建长白山农村商业银行,成为全国首个由农商行兼并重组高风险农信社的成功案例。2014年初,吉林省农联社在前期“富帮穷”模式解决高风险社产权改革问题的基础上,在全省全面启动“行社结对帮扶”工程,由15家农商行与24家高险社进行结对帮扶。

    所谓“行社结对帮扶”,即是指在省联社的统筹安排下,按照“自愿结对、优势互补、共建共赢、权责匹配、正向激励”的帮扶思路,由系统内的农商行对高风险社进行帮扶。其中,转变理念、化解风险、培养人才、改进经营模式、改造股权、完善机制是帮扶的重点所在。

    吉林省联社理事长唐忠民预计,在确保系统完整的前提下,该省农信系统将利用三年时间实现“社社变商行”。

    高度重视,快速启动。“结对帮扶工程”启动以来,各行社积极响应省联社党委决策部署,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快速对接,在方式上积极创新,在推进上雷厉风行,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沟通衔接、配合服务、规划编制和协调保障。各农商行站位高、行动快,服从大局,一把手亲自挂帅,本着“缺啥帮啥、有啥扶啥”的原则,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帮扶目标和优先次序,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受帮扶对象抓住行社结对契机,主动提出帮扶需求,自亮家底争取支持,既练好内功、又借助外力,共商改革发展大计。通过组织发动、政策引导、坦诚交流、调研考察,帮扶双方坚定工作信心,强化责任使命,为开展好工作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突出重点,真帮实扶。“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唐忠民理事长这一观点在全省高管员工中引起了积极强烈反响。各行社纷纷表态:“结对帮扶恰逢其时”,“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担起这代人的使命,同心共筑农信梦”。如:九台、长春农商行提出,要切实把农商行的改革创新精神及发展文化基因植入被帮扶联社,切实把农商行优势与帮扶联社的后发优势和资源禀赋结合起来,真正在管理、人才、技术、产品、资金、战略等方面全方位援助。榆树农商行提出:注重挖掘发展优势,尊重帮扶对象主体地位,着力激活发展内生动力。目前,全省大多数行社签订完成结对帮扶战略协议。

    规划为先,改革为重。“规划是科学发展的龙头,改革是转型升级的关键”,各农商行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理解认识结对帮扶工作,充分体现出吉林农信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2014年春节刚过,各行社帮扶领导小组迅速进入角色,以不同形式完成二次对接。九台农商行提出,帮助农安联社两年实现闲置资金收益4亿元,2015年组建农商行;2016年帮助抚松完成商行改制工作。吉林环城农商行拟在股权投资、清收不良和争取政府支持方面全面帮扶,及早达到改制条件。在工作会讨论期间,一些商行表示,“结对帮扶工程”既是责任使命,更是战略创新,关键是要“统筹规划优先,细化措施目标,加强规范整治,形成帮扶合力”。

    风险为本,人才为要。“结对帮扶”座谈会上,受帮扶对象一致认为:人才和理念是最大的短板,风险防控和处置是最大的帮扶,希望种的是树,培育的是才,留下的是理念、机制、文化以及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活动开展以来,各行社积极创新帮扶策略,长春、九台农商行既帮助梳理规章制度、健全内控机制,又帮助完善绩效激励,开放产品平台,推进流程银行建设。蛟河、舒兰农商行邀请被帮扶社选派优秀大学生员工到舒兰挂职学习,选派专业骨干到被帮扶社开展培训。双阳农商行帮助伊通、长岭联社加强资金运用、培养金融市场人才,为拓展长春市场搭建“服务窗口”。目前,全省上下正孕育着勃勃生机,致力于打造吉林农信改革创新的“升级版”。

    创新点:委托代管。在结对帮扶工作中,吉林省联社创新帮扶带动模式,注重典型引路作用,在江源、长白联社开展“委托经营、授权管理”试点,赋予帮扶行一定的经营权和推荐权。即:委托强化风险管理,自主推选经营团队,整体提升经营业绩,培养本土管理人才,在股权连接和综合治理同时,全力完成产权改革目标任务。

    长春发展农商行、珲春农商行发扬“支边”精神,已经选派5名优秀高管到长白、江源联社挂职任职,并将分期推选联社后备人才到商行轮岗锻炼。对被帮扶社班子成员努力工作、胜任工作的,要加强培养,原则上不做调整。“吉林农信一家亲、同舟共济兄弟情”的浓厚氛围,伴随着金融改革的春风正在白山松水间悄然兴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