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监会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强化支农服务社会责任,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金融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其功能就在于不仅能作为高效的市场化配置机制,还能够帮助农业建立信用体系、管理风险,更能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支持。要完成中国农业现代化任务,其核心无疑在于金融。
借助金融机制高效地配置资源。金融的一大优势就是资产的规范化管理能力。借助金融手段,可以实现资源的标准化,进而使其可计量、可计价和可流通,从而使资源能够顺利进入市场。从各个农业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实践来看,借助金融的手段来进行资源的配置是各国各地普遍的经验,如美国的土地信托模式,日本、台湾土地银行模式、法国土地信贷银行模式以及德国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模式等等,这些利用金融机制配置资源的模式在各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关键性、基础性的作用。
利用金融机制有效地管理风险。金融的核心功能是管理风险,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金融行业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成熟、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应对风险的丰富经验积累。引入金融手段,在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对市场风险的有效防范,也可以在面对风险时实现专业化的对风险的有效度量、有效评估和有效应对,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科学管理,在保护农民的利益的同时,也有效地保护经营主体进行农业经营的积极性。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产业非常发达,不仅涉及面广,而且保障机制非常完善,此外银行、债券等其他金融机构也立足自身的机制,推出了大量农业风险类管理产品,不仅涉及农业风险的防范、评估、应对,还涉及风险的转让、抵押乃至上市,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选择,有效降低了农业经营风险,保护了经营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
借助金融的机制为农业发展通融资金。融资是金融最基本的功能,借助金融渠道,农业经营者可以面向全市场融取资金,对接具体的农业项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力量来解决农业现代化面临的资金问题,相对于经营者个人融资、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言,这种方式不仅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更加可靠和有效。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其农业现代化的成功与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是分不开的,从美国等国依托其发达的金融业向其农业经营者提供丰富的农业贷款,到日本等国农村公库公司为其农民开展农业经营提供信贷支持等等,这些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都极大地受益于金融行业的资金支持,可以说,没有金融,就没有这些国家的农业现代化。
综上所述,通过金融机制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资金融通方面的作用,可以有效为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有力的保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历史任务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