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贵州省普定县马官镇河柳村的张玉秀刚吃过晚饭,正准备洗碗,突然听到老伴儿在里屋喊:“快去听课吧,晚了就没座儿了!”
“哎呀,差点忘了。”张玉秀连围裙都没来得及解就跑了出去。来到村委办公室一看,屋里果然快坐满了,她赶紧在边上找个地方坐下。
幕布上正播放着如何辨别假币的宣传片,张玉秀从兜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100块钱,跟着片子学了起来。幕布的上方挂着一条长长的横幅,红底白字写着“普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太平信用社送金融知识进村”。
见村民们来得差不多了,村支书拍了拍麦克风,示意大家安静:“今天信用社的同志来给大家讲讲金融方面的知识,大家欢迎!”
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信贷员、太平信用社主任轮番上阵,唠家常一样为村民们讲解如何办理贷款、使用贷款证、开通“信合卡”,怎样使用“村村通”自助金融机具,教村民们如何正确理财、防范金融诈骗、识破非法集资、鉴别假币的方法等等。
村民们喝着信用社免费提供的矿泉水、吃着瓜子、糖果,舒舒服服地听着送到家门口的“金融课”。
“现在我要问大家几个问题,抢答对的乡亲,我们有奖品送!”讲解完最后一个问题,信用社主任李德祥清了清嗓子说道。看见地上摆放着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作为奖品,张玉秀跃跃欲试,正好家里该换挂历了,她准备赢一个回去。
“在村里的‘助农取款点’取钱要付手续费吗?”李德祥抛出第一个问题,一位穿军绿色夹袄的大爷赶紧举起手说:“取钱没手续费。”
“在咱们村哪儿能取到钱?”李德祥话音刚落,张玉秀边举手边大声说:“小张家!”满屋子人“哄”的一声都笑了。
“大娘,您得把人家的大名讲出来啊!”李德祥笑着说。“张铁军!”张玉秀见工作人员准备拿奖品给她,连忙指了指挂历。
十几个互动问题过后,地上的奖品已经发得差不多了。
讲课结束后,工作人员又忙着为村民们兑换新钱、办理开卡、受理贷款申请,还耐心地解答村民们的各种问题。
李德祥告诉记者,春节前这几天是外出务工村民返乡的高峰期,也是老百姓需要金融服务的集中期,“越是这个时候,我们的‘金融夜校’不但不能停下来,还要多开几场。”说完,他又忙着给村民发宣传折页去了。
记者了解到,当地农信社总是利用晚上的时间为村民普及金融知识,这种形式又被形象地称为“金融夜校”。
在此基础上,普定县政府和农信社共同制定了一份规划,“我们打算用2—3年时间打造一个集农村金融服务、农民生产经营、农业产业转型、农民增收致富、社会维权、社会综合治理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帮助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让这个平台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普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陈明龙告诉记者。
“老百姓好了,农信社自然就好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最好的关系。”陈明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