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商银行开始谋求设立异地支行,通过“走出去”,推动自身的战略扩张。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异地支行在强化营销,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建设,通过自身的形象和魅力去吸纳人才、集聚资源、促进发展。
弘扬既有的先进文化。百年企业做文化,十年企业做利润,要打造百年老店,必须要有文化作支撑。能在异地设立支行的农商银行,都已经达到了监管部门规定的标准,也基本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这些独特的文化是产生强大凝聚力的基础,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保证,需要各异地支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大力传承和弘扬。另外,由于各异地支行在成立之初忙于应对竞争,难以在一段时间之内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这种情况下,传承母行企业文化中的先进部分,让这种先进文化渗透到每名员工心中,并成为推动自身不断前进的强劲动力,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融入当地的地域文化。各异地支行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各地的人文环境不尽相同,如果不能融入当地的环境和文化,就难以立足。因此,在大力建设内部企业文化的同时,要积极融入外部的地域文化,真正把自己当作是本地的银行。不仅在业务发展上要融入当地政府、民众、客户,更要在思想意识、语言文化、行为规则等各个方面融入当地的大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接地气、懂民情,做到入乡随俗,进而获得当地政府及民众的支持,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
借鉴多元的外来文化。农商银行成立的异地支行,在人员构成上基本上是“派驻的高管和中层+少数老员工+招聘新员工”的模式,其中派驻的高管和中层也基本以从外部招入为主。这种多元的文化背景,必须要在相互认同、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中,才能产生活力和动力。因此,要相互借鉴吸收不同的理念和文化,最终汇聚成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具有活力和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精华部分对于修身、做事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要通过道德大讲堂、国学讲座等方式,不断学习传统文化,加强修养,提升层次,运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来提升自身的素质、促进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