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不断增多,经营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挑战。如何以新的思路、新的途径、新的举措,科学高效地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快速有力地推进新常态下特色化、精细化转型战略的实施,成为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以理性的态度高度重视转型发展
转型发展是应对挑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普遍下滑。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人多、经营灵活的特点,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应把握住这一先天优势,更新理念、加快转型、寻求新机遇、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转型发展是抢抓机遇的必然选择。首先,宏观政策日趋利好。2013年,“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市政府相继部署并推进落实,足以看出中央和地方对“三农”工作重视。同时,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全方位做大改革和转型文章,释放出更多活力,也为农村信用社提供更多干事创业的空间。其次,保障措施更加有力。去年10月8日,黑龙江省联社理事长王建成莅临佳木斯市农村信用社召开的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动员大会,市委书记作动员讲话,地方党政大力推进农商行组建及不良贷款清收工作。
转型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举措。只有彻底转型,农村金融机构才能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摒弃旧制、建立新规,从问题频发的泥潭中走出来,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阳光大道。
以辩证的思维客观分析当前形势
经过多年努力,农村信用社有较好的发展基础。首先,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在2004年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之初,该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在黑龙江省位居倒数;目前,无论是存款规模还是贷款规模,在该市金融机构都首屈一指。其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在制度设计、人员培训、服务导入和业务流程再造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再次,保障工作全面启动。2014年前期,该社集中开展改革动员、清欠攻坚、问题整治、人员调整和整章建制等一系列工作,后期陆续进入实质性落实或见效阶段,对今后经营发展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
农信社的历史存在一些问题,有较大的发展压力。一是保超年度目标任务的压力。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农信社资金组织和信贷投放的影响不可低估;房地产行业下行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对化解大额房地产问题贷款带来一定阻碍;月末存款偏离度的约束,对存款工作制约较大。二是内部执行力欠缺的压力。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问题已不是规章制度不健全,而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级联社的规定出现“梗阻”,有的不仅贯彻落实不下去,甚至越往下越走样,使好事变成坏事。三是个别员工甚至管理人员责任担当意识不强。农村金融机构正处于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但一些人对此并不关注,提困难多,想办法少,缺乏大局观念。
以科学的理念不断探索转型途径
敢于“破”,突破传统定式,为转型发展解锢。首先,破除传统体制的束缚,加快推进改革。农村信用社转型发展是一条新路,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把转型变成现实,需要善于联系实际,有敢于破解难题的信心和勇气。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之后,发展大有可为,发展势头会越来越好。其次,要杜绝因循守旧,加大创新力度。发展离不开创新,转型更离不开创新。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不创新就没有发展的后劲。以佳木斯市农村信用社为例,服务主体要创新,要全力支持大农业发展,守住信贷市场、优化信贷结构;担保方式要创新,扩大使用担保公司、农户商品房和动产抵押等担保方式,逐步提高抵押贷款比例;信贷产品要创新,在积极推广“融易贷”和“金纽贷”的同时,开发试行新的产品;网点规划要创新,不仅要优化选址布局,更要优化配置,提升客户体验;人才选聘要创新,大胆启用有德才、有实绩、潜力大的干部。最后,破除利益格局的框架,增强大局观念。利益决定立场,立场决定观点,观点决定行为。转型发展要突破束缚,少讲局部利益,少讲个人利益,坚持个人服从集体,“小我”服务“大我”。
勤于“立”,树立科学理念,为转型发展奠基。要树立有责任、敢担当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句话铿锵有力、坦诚朴实。当前农村信用社处于剧烈转型时期,要实现目标,各级领导干部和员工都必须敢担当、会担当、能担当,爱岗敬业,向这份事业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佳木斯市农村信用社经历几十年的改革发展,风雨兼程,虽一路向前,但问题不断,改革和转型绝非易事。要树立理旧账、防新账的理念。在清欠工作上,不仅要充分用好外部力量和政策机遇,而且要从内部开刀,做到“门前清”。同时,还要按照省联社的部署,避免“老病未愈,又添新病”,把防新工作做好,否则转型无从谈起。要树立重细节、铸口碑的理念。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理念要同步跟进、顺时应势而变。在专注细节上,要重视客户的体验,把客户当朋友,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在服务方式上,推广使用例如“三声服务”“五步法”,在城区网点开通WiFi,预备各类便民设施,办理业务的同时提示风险等等。在平台的选择上,要积极引入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指间一动,都可能成为农信社“一夜成名”的助推器。
善于“防”,形成业内“新常态”,为转型发展护航。黑龙江省联社提出“从严治社”方针,对各级单位、人员、条线全覆盖,为推动转型发展披荆斩棘、清道开路。一要用制度管人。“从严治社”,根本在于用制度管人,把权力和职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制度执行上,领导干部应该身先士卒、律人先律己,只有领导干部“身正”,才能带动全员依法守纪地开展工作。二要用监督防腐。每一个从业人员,不论身份地位、从业年限,都需要监督。如果失去监督这道屏障,就可能会发生蜕变。监督是“岔道口上指路,悬崖边上救人”,要加强监督,确保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三要用问责控险。“决策拍脑袋,执行拍胸脯,出事拍屁股”,这“三拍”在农村金融机构并不罕见,严格责任追究、实行责任倒查是当务之急。近期,省联社建立约见谈话制度和听证问责制度,势必在黑龙江省内掀起“责任风暴”。只有建立360°无死角的全方位问责机制,自始至终都保持一种高压态势,才能拍落“苍蝇”,警醒“梦中人”,最终实现管理者及每名员工都与违规行为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