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韩俊: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在保持持续向好局面的同时,农业发展面临多方面巨大变化和多重挑战。而面对这些变化和挑战,出路只有一个,即加快推进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增产超过100亿斤,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十一连快”。在这种持续向好的局面中,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巨大变化或挑战。对此,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做了非常深入的分析,最突出的需要关注四个方面。

    第一,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效应开始显现。目前,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开始出现倒挂,一些主要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开始明显高于国外农产品到岸完税价格。第二,成本“地板”抬升的挤压越来越明显。由于劳动力越来越贵,租金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中像农机、化肥、农药、农膜的投入越来越多,使农业的成本处在快速上升的通道。第三,农业生产和价格补贴的“黄线”开始逼近。在目前的贸易保护政策下,我国农产品价格触及天花板以后,价格驱动型进口会不断增加,进口对国内农业造成的冲击会难以避免,这是我们面对的非常严峻的挑战。第四,资源环境的“红灯”开始亮起。长期以来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农业资源存在过度开发利用的问题,生态存在严重透支问题。

    面对这些巨大变化和挑战,出路只有一个,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的重要部署,在新常态下,加快农业转变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农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不是简单地多种菜、多种水果,而是大力提高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延长农业的产业链。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这方面一个重要的改革探索是实行目标价格制度,去年中央部署在东北三省包括内蒙古开展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在新疆开展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目前,棉花、大豆目标价格试点总体进展顺利,对试点的跟踪和评估一直在进行,现在试点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都有预案。实行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以后最大的变化是农产品的价格逐步开始向市场均衡价格回归,市场机制在价格形成上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加快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对中国农业来讲,必须要进行脱胎换骨的革命性改造,把农业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方面,需要加快实施的举措有:控制农业用水总量,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基本资源化利用,推行农业投入品包装包括废弃农膜基本实现有效回收处理。为解决耕地污染问题,要像美国那样大规模的休耕不符合中国国情,现在正在局部地区探索让污染严重耕地休养生息。比如,目前在湖南开展重金属严重超标耕地综合治理,主要是推行替代种植。总之,农业可持续发展涉及的面非常广,农业发展必须要转向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循环的轨道上。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完善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对生产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黄箱”补贴上限已经逼近,要创新农业的支持政策。“绿箱”补贴是不受限制的,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保险、扶贫、农民直接收入支持等这些方面,今后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当前,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直面挑战,努力保持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局面。要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不懈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改革添动力,以法治做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根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在1月10日“国研智库论坛·新年论坛2015”上讲话编辑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