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展现广东省农合机构改革发展新形象,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推出全新的VIS形象标准,对全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等农合机构VIS系统进行全面升级,以实现广东农信的资源整合与打造“小法人、大系统”富集优势工作,不断提升广东农信品牌价值。笔者认为,广东省的“小法人”联动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依托文化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
创立著名的品牌离不开文化的沃土,文化是创造强势银行品牌的基础。各农合机构要苦练广东农信“诚信、为民、勤勉、务实、创新、争先”的“六脉神剑”,并将其融入企业血脉之中,“外化”为更鲜明的新标志文化品牌形象,并对社会公众产生更大的品牌魅力。具体到操作层面,首先,要树立文化的观念。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具有文化底蕴的品牌才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其次从小处做起,从平时做起,一件更有吸引力的产品、一个更加真诚的微笑、一次更贴心的服务,都可能在客户心中沉淀下来,成为品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打造“独门武器”,避免同质化竞争。
广东农信是一个团队、一个整体,面对农村经济发展变化的新需求,农合机构必须进一步继承和创新优势,激发内在活力,相互协作、团结奋斗。要利用长期扎根农村积累的地域和人脉优势,通过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降低金融风险、减少资源浪费,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整体发展的可持续性。 全省农合机构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资产实力雄厚,规模较大的农商银行,可依靠规模竞争,打造全产业链,提高广东农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第二类为刚改制成功的农商银行或即将改制的农信社,要借鉴第一类农合机构的成功模式,依靠改制的东风逐步成长;第三类是相对落后的农信社,可以“精品店”的模式积累实力,壮大规模。同时,农合机构长期扎根农村,服务“三农”,了解各自地方经济特点,可以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产品,提高客户对依赖度和亲切感,对于临近地区的农合机构又可以相互区别,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和资源浪费。
实行“定向合作”,实现整体跨越。
发展层次不一,是农合机构的主要特点之一,广东既有全国最大、最先进的农商行,也有面临发展困境的农信社,如何健全内部协作机制,促进整体发展,是横亘在深化农信社改革面前的大问题,在这方面,“定向合作”无疑是由强扶弱、共同发展的最佳方法。透过新标志的启用,大家更加坚定了全省农合机构是一个团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定向合作,资源在系统内得到充分流动和优化配置,激发了先进地区农合机构走出去的动力,提升了特困联社管理、业务、技术水平,促进农合机构整体协调发展。农合机构不论处在哪个层级的发展阶段,都可以在市场化原则下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实现互相促进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