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尽其才”的用人之道
管理故事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陀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陀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管理案例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执行主席马云的用人之道
马云曾说,把飞机的引擎装在了拖拉机上,最终还是飞不起来。这句话很值得推敲和回味。
管理要从发挥人的作用入手。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因为用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员工发挥最大的才能,让他充分体验到“价值”的所在,然后才能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他出色地去完成某项任务。马云对“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的用人之道非常重视,在他的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金庸的题字:“善用人才为领袖要旨,此刘邦刘备之所以创大业也。愿马云兄常勉之”。马云说:“我挂在办公桌前,这是给自己看的,挂在后面是给别人看的。天天看到这个,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
马云所强调的是一个关于人才使用的新概念:是不是人才,关键在于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上去做事,如果他做得好,做得出成绩来,他就是人才;如果不行,即使有着再多的头衔和桂冠,他也不是公司集团所需要的人才。人尽其才,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宁缺毋滥,关键位置,即使空着,也请不要滥用,直到找到合适的人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