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推进,社区银行建设作为未来改革发展方向加速推进,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长期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农村信用社,如何发挥好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城乡社区发展的特色和强项,在新一轮的社区银行竞争中厚积薄发,值得深思和探索。
坚持市场定位,探索社区银行特色发展模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坚持服务城乡居民、小微企业、“三农”的市场定位,加速向社区零售银行转型,树立“贴近社区、方便百姓、亲情服务、灵活应变”的经营理念,密切关注新兴金融服务模式,有效运用现代金融与信息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要,有效提升渠道核心竞争力;同时,在社区银行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宏观政策、行业监管政策的研究,按照“先试点、后推进”的步骤,推进网点转型,稳步探索推进社区银行建设新途径。
整合优化服务渠道,搭建高低搭配服务格局。社区银行建设应注重社会形象打造,做大城市中心精品旗舰店。抢抓城乡一体化战略机遇,做强城乡结合部网点。坚持特色经营,做小做精社区金融便利店。在网点布局上,要在居民集中的大型居住社区和小微企业聚集的专业市场、产业园区布设网点,提高社区银行网点覆盖率。在服务方式上,注重电子银行、手机银行、自助渠道、人工渠道协同服务,创新引入自助发卡机、现金高速收纳机、远程智能柜员机等设备。在职能定位上,建设一批规模较小、服务便捷的分理处模式金融便利店,将其作为中心支行业务营销的触角,主要承担信息收集、业务营销、客户拓展等职责。社区银行建设应加快电商平台和网络银行等新型渠道建设。加快微信银行、直销银行以及电商平台建设,打造网络社区服务渠道。
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实施综合交叉营销。社区银行产品建设应发挥零售贷款为突破口,巩固拓展社区市场;通过以银行卡和电子银行为载体,大力发展民生代理业务;以拓展理财业务为重点,大力发展财富增值业务;以个性化为重点,打造特色金融品牌。金融产品应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差异化金融需求,提供不同类型产品组合和业务品牌,有效满足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
提供非金融增值业务,丰富金融服务内涵。社区银行可以引入新型异业设备,提高便民服务的附加值。同时,加大与社区周边商家的合作力度,融合多种业务功能,满足小区居民全方位的需求,不断提高客户粘性。
创新服务营销模式,深度挖掘创造客户价值。建立完善与社区管理平台合作机制,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在社区实行客户经理定期驻点制,建立“银行业务咨询展台”,赢得客户信任,同时针对不同客户需求适时开展营销。建立社区银行志愿者队伍,并与商家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建立和社区居民的融洽感情,收集客户信息,为社区银行产品开发和服务提升提供方向。
随着社区银行的不断发展壮大,未来将在零售客户拓展、低成本负债获取及综合金融服务争夺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信用社应从科技创新、集约管理、业务流程、服务渠道、产品创新等方面入手,未雨绸缪,统筹规划,加速向社区零售银行转型,抢占未来金融竞争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