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信用社网点改造的基本完成,信用社的面貌焕然一新,明亮的大厅、舒适的长椅、统一的标识、配套的设施,均显露出现代化办公的良好氛围,事实证明信用社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不断缩小与其他商业银行的距离。然而,硬件环境达标了,但有个重要问题不能忽视,那就是创新意识薄弱,信用社要发展壮大不能按部就班,必须走自己的特色之路。
比如说“大堂经理”岗位,条件成熟的信用社已开始尝试,因刚刚起步效果不是很明显,这个岗位非常重要,如果说营业网点是信用社的“头号招牌”,那大堂经理就是信用社的“形象代言人”。笔者认为,宁可少设立一个服务窗口,也要增设大堂经理,因为它能创造出远大于一个窗口的价值,大堂经理究竟要符合哪些条件,才能适应信用社的发展,以下几点可供参考分析:
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信用社定位农村,服务“三农”,服务对象以农民、乡镇居民为主,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遇突发事件的情况较多,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不具有爱心、耐心、包容心,很容易引发冲突,为何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因为其它条件可以通过后天培养,但人的性格是先天的,很难改变,这也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堂经理需具备的前提条件。
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大堂经理直接与客户接触,多数时间以引领、介绍、解答为主,因此沟通显得很重要,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技巧,很容易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比如有时候利用方言亲切地称呼一声“三叔”“二婶”,并附加一些肢体语言,就比你直挺挺地站在那说上半天普通话效果要好得多,因为相比正规的礼仪,他们更容易接受人性化服务。
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大堂经理确实是个“站着说话也腰疼”的岗位,客户站着你就不能坐,客户坐着你也不能坐,有时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甚至更长,农村的老百姓诚实、朴实,但很直接,你做的有一点不到位,他就会立刻挑出毛病来,因此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很难胜任这个岗位。
要熟练掌握金融政策及业务流程。大堂经理必须掌握金融政策及业务流程,大堂经理与保安人员有着本质的区别,有的地区将两者合二为一,这是不可取的,保安人员属于外来人员,金融知识掌握不熟,遇到突发事件很难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做到随机应变,再者也违背了保安人员的工作实质,两者不可互相替换。
要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大堂经理岗位涉及的业务非常广泛,如储蓄、汇款、信贷、理财、网银等等,信用社受网点规模及前期条件影响,不可能分门别类地设立多名大堂经理,因此就要熟悉几乎所有的银行服务内容,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