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8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长春农商银行微贷工场蹲点日记
困了,就出去洗把脸

□ 本报记者 臧洪菊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天气多云,温度:21℃—28℃

    月末了,杨金月在贷审会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

    贷审会办公室没窗、没空调,关上门,就是一个四五十平米的密闭空间。

    金月是微贷中心的区域主管之一,也是贷审会的主审。今年5月份以来,与贷审会相关的,包括安排贷审会成员“值班表”、组织开贷审会、评审会等大小事儿,都由她来负责。

    按照金月之前做的排班表,今天的贷审会成员有4个,继宇、伟业、铭悦,还有她自己。四人分两组,金月跟伟业一组。

    上午10:30,贷审会办公室的长条办公桌上,客户经理相继送来的纸质评审材料已经被整整齐齐地码成了两排。数了数,17份。

    今天第一个上会的是尧尧,金月组审批。

    “我的这个客户名字叫李晓(化名),这次是在咱行第三次续贷,他的主营业务是……”贷审会开始,尧尧就申贷客户的相关情况做着简要陈述。

    十分钟陈述结束后,尧尧建议,虽然自己客户的贷款意向是100万元,但从目前贷前调查所获的信息来判断,她觉得应该给客户发放的是85万元、12个月的贷款。

    “借款人月还款额与月可支配资金的占比比较高!担保人配偶是不是在咱们这儿有贷款?什么时候贷的?是否还有担保能力……”听完尧尧的陈述,金月的问题便接二连三地抛了出来。

    金月说话的语速特别快,保守点估计,也应该是新闻联播主持人的两倍。她说,这速度是跟着工作节奏练出来的。在她看来,如果自己的工作节奏快一点,抢出来的时间,就还能多干很多事儿。

    “是有点高,但是客户的现金流非常好,所以我觉得并不影响……”面对质疑,尧尧有条不紊地逐一作答。那感觉,特别像研究生在做论文答辩,只不过多了些淡定和从容。

    近二十分钟的“答辩”,尧尧在逐一消除了贷审会成员的疑问之后,顺利通过了审核。

    在平日的贷审会上,大多客户经理都得像尧尧一样,会遇到贷审会成员提出的各种问题。但如尧尧这般顺利通过的,却不是百分之百。

    按单位规定,在贷审会,双人审批贷款时,只要两个贷审会成员中有一人投了否决票,这笔贷款就算“没通过”。如果客户经理有异议,就得上“评审会”。

    “评审会”的规格自然要比“贷审会”高一级。

    据说,评审会一般由五人组成:微贷工场的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再加另选的4个贷审会成员。原来的两个贷审会成员会被叫来旁听,但没有发言权。

    与众不同的是,评审会是在“微信群”里进行的。

    听微贷工场副总经理肖添翼说,因为评审会不似贷审会一般可以提前做计划表,比较随机,聚人较难。而在微信群里开会就比较高效,不用互等,而且可以是随时随地。

    在贷审会,常规的工作强度是大约每天审批十几笔贷款。而每到月末,强度值就会直线上涨,达到40笔左右。金月说,在记忆中,“破记录”的那次是60笔。

    站起来到走廊溜一圈、上个厕所、用凉水洗把脸——金月说,为了保持头脑清醒,这是她最常用的几个方法。

    这一天,金月他们是最后离开单位的,忙碌到下午六点多。审批28笔,通过26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