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8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落实“三严三实” 增强供销社内生活力

□ 吴小群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出了“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安徽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三严三实”讲话精神,结合实际指导供销合作社的各项工作。

    以“三严三实”作风,锤炼党性,提升能力。一是提升统筹全局能力。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较为完整,而这个体系的龙头是各级联合社,这就要求各级联合社机关,革除“衙门”作风,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出真招,办实事。二是增强改革能力。目前各级供销合作社已到转型发展关键期,改革是各级供销合作社面临的现实选择,引领好系统内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对未来供销合作社发展至关重要。三是学好驾驭市场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未来的中国经济生活中,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供销合作社是市场经济主体,驾驭市场能力的培育,事关供销合作社兴衰成败,是各级供销合作社亟待提高的第一能力。四是激发创新能力。供销合作社发展中的创新,要具体落实在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

    以“三严三实”作风,破解供销合作社发展中的难题。一是要补好精神上的“钙”。理想与信念、责任与担当,供销合作社发展中坚强的思想力量,群众路线教育,就是要让我们的干部增强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拼搏意识,补好精神上的“钙”,克服发展中的“软骨病”,从而打造一个铁的团队,以过硬的作风,实干兴业,干出供销合作社发展新天地。二要加快拆除发展中的“藩篱”。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各级供销合作社也在不断改革,不断变化,但“官本位”思想、固化的小团体利益、体制机制的牵绊、人才自由流动机制体制阻碍、考核激励体系缺失、系统上下各成体系、各管一块、“天井”思维等一系列发展中的藩篱,在现阶段还在严重阻碍系统经济发展,使供销合作社“官不官”、“民不民”、“商不商”,其直接后果是在政府中找不到“位置”、在百姓心中争不到“面子”、在市场竞争中失“份子”,拆除制约供销合作社发展的藩篱,是一场自我革命,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全面启动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三要紧紧牵住发展的“牛鼻子”。我们发展的“牛鼻子”是什么?围绕农业、农村、农民抓发展,是方向、是目标。要实现好这个目标,改革现有机制、体制是前提,发展培育龙头企业是关键,建立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是基础,用好扶持政策是补充。在实践中要大力发展混合制经济,建立起资本投融资平台,盘活现有资产、资本,运用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股份合作方式,培育新企业。三是要拓展发展新领域,创新发展新模式,除继续发展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外,还要根据市场新变化,大力发展电商、农村现代金融服务、建立农产品物流体系、开拓农村养老幼教、休闲娱乐等服务。

    以“三严三实”作风,做好“三农”服务。首先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手段,整合服务资源,建立服务平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政策、金融、生产技术、深加工、产销对接等服务。二要以突出农村现代化流通为重点,做好农产品流通服务。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抓住优化流通网络布局,培育龙头企业,改造流通基础设施,创新流通方式手段,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三要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成为政策落实的有效载体。各级社要通过改革将自身打造成党对农村政策的宣传载体,作为具有一定公益属性、承担一定公共职能的合作经济组织,要成为财政支农资金的载体和平台,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品牌、网络、设施等资产,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当前特别是要用“新网工程”引导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系统经济发展。

    (作者系安徽省安庆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