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当前已经进入互联网商业的时代,互联网思维犹如一把机关枪,正在横扫每一个行业,跨界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产业融合的趋势并非第一天发生,但互联网思维却让这种趋势变得席卷一切,而环境的变化也在倒逼人才的标准。
互联>专业
过去几十年属于某些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医生、律师、咨询师,专业技能只要精深,总能够在局部的人才市场上脱颖而出,其他生产要素围绕他们在进行布置,他们的专业是一个商业模式的中心。商业模式的逻辑是B2C,即从生产到用户。先找到一个优秀的咨询师,然后围绕他去搭建咨询公司团队,然后向市场推广。市场的呼声?用户的诉求?不用太多关注,因为你选择的是最优秀的咨询师,这个产品就是优秀的,自然能够实现出货。
然而,在互联网连接了一切生产要素之后,事情正在发生改变。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仍然能够获得收益,但他们已经不是商业模式的中心。商业模式的逻辑已经变成C2B,即从用户倒逼到生产。由于市场需求已经高度多维和个性化,必须先倾听市场的声音,然后去找到合适的人才来打造产品。所以,一个优秀的咨询师要最大程度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就是自己去寻找各类资源的连接。千万不要奢望你在一个好平台上就会被追逐,因为这个互联网世界中,想要寻找资源连接的优秀咨询师太多了。即使在一个优秀的平台上,不主动接触资源,不主动和世界“互联”,也会被淹没。
某种程度上,这个世界,“内容为王”已经过时了,内容凭借爱德华剪刀手的“Ctrl+C”和“Ctrl+V”就可以搞定,你的成功不仅可以复制,还可以粘贴。要想脱颖而出,必须让不同的资源与你连接,为你背书。罗辑思维的内容好多人都没有听过,但好多人知道罗胖子,这就是他所谓的“魅力人格体”。
所以,优秀的咨询师不仅要懂市场推广,还要懂得渠道建设、用户心理、产品的阅读体验等。他要对用户的终端体验负责,因此必须是一个资源的强力联结者,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设计出一个用户体验的全过程。
未来将属于这些资源的强力联结者,他们不仅拥有专业的技能,还拥有与世界“互联”的能力,他们正是多萝西·巴顿所谓的“T型人才”。这种T型人才不是传统的T型人才,他们不需要掌握实体层面的复合知识,而只需要具有连接资源的独特思维和视角,他们也将会获得最大的社会回报,成为社会的王者。
云时代的右脑崛起
T型人才在满世界的资源中,总能发现两个资源之间的连接密码,并且将这些联结实现,这种联结的能力甚至比他的专业能力更加重要。
因为,在这个云时代的玩法已经大不一样。过去,在商业的竞争中,你需要背下复杂的复习资料,期待上场考出好成绩。而现在,你的头上随时都有无数朵“知识云”,随时可以查阅,百度、谷歌只是基础,各类的专业知识库更是不计其数,你已经能够在专业知识上随时“作弊”。甚至,计算机也让信息处理变得轻松,依靠一些“算法”,马上可以将输入的信息变成数据,从数据获得决策。
是的,在这个时代,我们甚至忧虑——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算法可以如《超验骇客》里所描述的那样进行自动进化,人类是不是已经可以被取代?事实上,就当下的趋势来看,被取代的是人类的左脑而非人类。
我们的大脑分为两个半球,左半球主要负责顺序组合、逻辑思考和分析判断;右半球主要负责非线性思维、直觉判断和综观全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进化的算法)让左脑变得懒惰,你甚至可以想象人人拥有一个外置的“最强左脑”。在中国复杂的高速路上,导航软件为你寻找路线,规划路线,考虑路程、堵车等等因素,直接在数据充分的情况下给一个最佳解决方案,这让那些“玩左脑”以带路为生的人失业。
相对的,曾经被忽视的“右脑”却开始崛起。右脑代表的创造力、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将越来越能决定谁会蒸蒸日上,谁将举步维艰。对任何个人、家庭或机构而言,无论是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还是得到个人的满足,都需要具备全新思维。正如丹尼尔·平克(Daniel H.Pink)在《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一书中所言,右脑的能力包括高概念能力和高感性能力。高概念能力包括:创造艺术美感和情感美,辨析各种模式,发现各种机会,创造令人满意的故事,以及将看似无关的观点组合成某种新观点。高感性能力包括:理解他人、了解人际交往的微妙、找到自己的快乐、感染他人、打破常规、探寻生活的目标和意义。仔细品味,你就会发现,在这个“产品经理为王”的时代,高概念能力和高感性能力正是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
云的人人时代
面对新T型人才,企业如何与他们共舞呢?也许应该放下传统的“管理思维”,走入“人人时代”。
以前,知识即使够强大,也要等待资本上门包养,而现在,创意只要足够强大,足以自己搭建一个舞台。因为创意本身就是吸附资源的最好筹码。这个时代,你会发现,商业模式尽管规模越来越大,但已经越来轻,越来越小。What’s App凭借50个人就可以做一个150亿美元的公司,罗辑思维3个人就可以被VC圈估值1个亿。他们的核心不是资本的累积,不是劳动的累积,甚至不是知识的累积,而是创意的累积。所有生产要素围绕创意进行排列组合。拥有创意的新T型人才当然为王,当然享受最大的收益。天使和风投不止一次地说,我们投的是人。他们投的不是人,是人才,不是传统人才,是新T型人才。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些企业家早就嗅到了风向,开始对企业进行一次变革。稻盛和夫做阿米巴,要每个业务单元都能够被评价,张瑞敏做人单合一,要每个人都能够被评价,火到不行的Netflix更粗暴,无边界协作+360度评价决定绩效。现在,你会发现内部市场制几乎已经开始风靡,一种人员开始无边界活动,自由组合,通过虚拟团队完成任务的组织模式在开始风靡。这个时代即将改变,没有人能够被企业包裹,享受没有贡献的收益,所有人都必须和世界互联,而他们的价格将由互联的交易者来决定。在企业内部是这样,正如稻盛和夫和张瑞敏的实践;在企业外部同样是这样,《维基经济学》甚至说,世界是我的创意工厂。如果到了那个时候,“员工”不止来自企业内部,企业还有边界吗?
以前,维基时代,企业制造一种强连接,这种连接是为了保障,那是因为个人不够强大,需要以契约形式连接,防止有人逃离或自己被踢走,自己受到损失。而在云时代,人人都是主角,只要你有新T型的特征。新T型人才不需要强连接,这种连接反而是负担,阻碍了他们发现机会,变现自己的商业价值的无数可能。
有意思的是,由此一来,“该有的”合作关系反而更加牢固。这是新T型人才的时代,他们决定玩法,其他人都是配角,包括所谓的“强势平台”。